炒新郵如同與“老千”對賭,必輸無疑! |
發布日期:11-10-08 08:23:4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畢氏郵品網 作者: |
今天是2011年10月7日(周日)。
炒作截留新郵的投機客往往抱著一個幻想聊以自慰--賭!實際上,這個幻想是不靠譜的。賭自古有之,雖屢禁但不絕。賭之所以吸引人是靠“運氣”,這個“運氣”依托于“公平”,沒有“公平”,則無人去賭,所以“抽老千(賭場作假)”是賭徒們深惡痛絕的。 我們來看看炒作截留新郵有沒有公平呢?新郵小版發行初期,截留主力利用支配地位截留貨源,造成市場流通貨源很少,這時候截留主力委托代理人在市場高價收購,將有價格拉升至很高的水平后,才開始出售。對于投資者來說,這里面是沒有公平的,沒有公平就沒有運氣,抱著賭運氣的幻想去高價買進截留新郵是必然失敗的。 有的人只看到截留新郵大幅上漲,便以為自己錯失良機,但是事實表明:凡是參與截留新郵者都是虧本的。回想一下:奧運不干膠曾經從幾十元漲到240元,為什么大部分參與者虧本呢?多年的投資現狀可以看到:投資者都有這樣的心理--多次的成功轉化為心理認可,這就是“經驗”,“經驗”將指導未來行為。截留主力正是利用這個心理,多次獲得“圈錢勝利”。他們慣用的手法是“高收低售”。當貨源沒有投放前,高價收購,抬高行情后,暗中低于行情價集中拋售貨源,這種拋售不是零售,而是大宗拋售給一個人。一旦有投資者接貨,就不會再收購了。接貨的投資者自己繼續收購做高行情。截留主力不是一個,而是全國各地都有,這時候其他的截留主力就會趁機再向其他人更低的價格拋貨,蔓延開來,誰也控制不了。不管市場資金有多少,那可真是有多少圈走多少。也許有人質疑:這是真的嗎?呵呵!如果不信就看看全國集郵業務會議上領導是怎么說的吧(見2011年全國集郵業務會議內容)。 2011年全國集郵業務會議內容 今天是2011年3月18日。據(新華網天津3月17日電)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馮新生表示,面對集郵市場出現的一些炒作跡象,各省集郵公司不能借機向市場傾銷庫存郵票,干擾市場價格,同時要謹慎從市場上購買票品,防止在市場出現波動時,形成新的庫存。(點評:面對市場炒作價格虛高,還不讓放貨,這意味著什么呢?既然不放貨,又不能買進,這又意味著什么呢?) 馮新生在天津召開的2011年全國集郵業務工作會議上指出,目前的集郵市場行情此起彼伏,也出現了一些炒作的跡象。在這個關鍵的時期,各省集郵公司一定要把握住自己,不要跟風、不要參與市場炒作。 “這個教訓我們原來是有的,2004年和2006年銷毀票品的時候就發現了一些市購的票品,購入價格很高,后來一直賣不出去,不但占壓了企業資金,還影響了專業效益,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這個事情,不能再重蹈覆轍。”馮新生強調說。(點評:不知幾年前集郵公司買的是老郵還是新郵?要是買老郵怎么會積壓呢?要是買新郵,就奇怪了,集郵公司的新郵都哪去了?為何到市場買呢?) 馮新生同時表示,在產品開發上,各省集郵公司要以定向開發為主,減少常規銷售型產品開發數量,防止出現新的庫存。在產品設計上,要保證品質,對內容把好關,避免出現法律及政治問題。在產品宣傳上,要實事求是,不允許有夸大、虛假、蒙騙消費者的行為。在銷售拓展郵品上,一定要控制好風險,與社會公司合作的,要對其資質嚴格把關,明確雙方權利和責任,維護好企業利益,把控好產品數量,防止出現用戶投訴及庫存積壓等問題。(點評:按照需求開發產品是對的,但是目前市場需求最大的不是產品票,而是面值出售的新郵,還有大小版票啊。)(以上觀點 僅供參考 畢氏郵品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