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郵品多壓倉多 郵市難重振 |
一輪生肖票新十枚。 1980年猴票。 金猴版票拍出119.6萬港元 利好難推動郵市行情 “郵商們都已經麻木了。”小龔在順郵坊市場經營郵票多年,看著年初好不容易有些起色的郵市自三四月后一直保持低迷狀態,已經不再對它抱任何幻想了,“現在這時勢誰也看不懂。”今年三四月時,幾起幾伏的郵市曾經出現一次小行情,但是最后也不了了之。 近日,香港蘇黎世亞洲拍賣行以119.6萬港元價格拍出一件金猴版票,成為郵票市場近期難得一見的利好消息。 不過市場人士認為,這個消息對于目前低迷的郵市來說不會產生任何推動作用。 文/圖/表: 記者林琳、郭曉昊 1980年“金猴”價格從12500元跌至11000元 1980年發行的庚申8分“猴年”版票一直被認為新中國郵品之寶。近日香港蘇黎世亞洲拍賣會上推出兩張珍罕的金猴版票,其中一件帶原膠全新版票的上品,票面金色鮮艷,成交價為119.6萬港元。金猴的價格在近兩年中連續踏上了幾個新臺階。以單枚為例,2010年時,“金猴”的價格僅為4000~5000元/枚,后來一路飆升至8000多元/枚,最后又回跌到7000元/枚左右。在接下來的半年中,經過一輪的調整,金猴行情重新回歸到7000元/枚以上,并且一路直升。 在9000元/枚左右時,本版曾在報道中預測其價格可達9500元/枚;在價格漲至9500元/枚左右時,2010年11月本版又預測《“80金猴”將躥上萬元高臺》。其后,“金猴”終于站上萬元大關,并且連續突破11000元、12000元的價格關口。2011年9月,“金猴”價格已經達到12500元,最高好品的成交價一度超過13000元。目前,“金猴”的價格在11000元左右徘徊。 “‘金猴’可以說是郵市的風向標。”市場商家告訴記者,“金猴”能有成交,價格得到支撐并繼續往上走,郵市就“得米”,“如果連‘金猴’都賣不動了,那就其他也免談。” 此前風頭最盛的二、三輪生肖也是市場行情的標桿。據了解,與今年三四月最高峰時相比,目前的二、三輪生肖價格已回調了20%左右。“行情會怎么變我們心里也沒底。”小龔說,“現在的價格很敏感,政策一利好,有的品種也有可能幾天就漲20%~30%,價格不穩定。” “生肖郵票今年的總趨勢都是跌。”市場行家嚴先生告訴記者,“生肖郵票倒沒有跌得厲害的東西,起碼沒出現跌過30%的品種,但是之前漲得太猛的,現在回調是應該的。”他舉例,去年最高價格曾達到6000多元的二輪大版龍,目前價格為4000元左右。 郵市低谷已有1年 業內人士稱是“陰跌”趨勢 郵市整體行情從去年8月達到歷史高峰后開始下跌,至今已超過1年時間,時間之長令市場人士已經失去耐性。不過,郵市并非首次度過這么長的低谷期。 縱觀近20年的郵票市場,郵市呈現多次的行情起伏:1985年郵市第一次出現高峰期,其后下跌;1991年市場開始有所起色,隨后再次下跌;1996再現高峰,但這波行情很快又消亡;2003年行情出現小波動,在2006~2010年間,每逢2~3年就有一次小行情。“這些都符合市場規律,不可能一直都是漲。”嚴先生說,況且如果市場靠炒作更是“活不長”,“等股市、樓價都漲了,郵票行情自然也就好了。” “大跌不可怕,怕的是陰跌,現在就有這個趨勢。”收藏郵票多年的朱小姐說,“如果價格直接跌到底,起碼有些人扛得住。死了一撥投資者,還會有另一撥投資者。慢慢跌就是大家都在慢慢‘抽血過日子’。”而嚴先生反倒認為這也許是機會。“目前,生肖板塊依然處于徘徊期,投資者可以適當入市,但是數量不宜過大。”嚴先生認為,投資者可以選擇二輪生肖中的大版或者方連入手。不過,最好只使用資金的10%左右。 郵樂園 郵市不振原因 商家資金均信心不足 郵市一蹶不振,大部分人認為原因一是市場缺乏資金,二是市場信心不足。這從整個集幣市場,而不僅僅是郵票板塊長時間處于低迷可見一斑。 郵商劉老板(化名)兩年來手上積壓了一大批貨源,“每年30個新郵品種,我的錢全壓進去了。”也有商家采取補貨拉平成本的做法,一開始對郵市有很高的預期,每次行情出現下跌都認為是值得入市的時候,紛紛“加碼”拉低投入單價。這種類似股票操作的手法,結果就導致價格一旦出現下跌,手上的貨無法拋掉。 “斬倉就會大虧,現在還不是時候出貨,行情又死氣沉沉,也沒法把資金轉到其他品種上去。”劉老板苦惱地說。他還悄悄告訴記者:“我認為郵市還有得跌,現在還沒到底。”他說,因為市場沒有信心;另一方面,除了市場內部信心盡失,外部的資金也裹足不前。“以前很多大老板會找郵商幫他們選擇幾個品種收貨,甚至坐莊,現在他們都吃了大虧了,誰還愿意蹚這攤渾水?”劉老板說,當然如果現在錢多想入貨也可以,但沒有人能保證是不是抄底。 也有市場人士認為,是由郵票本身的性質決定的:“郵票本身沒有材質特殊性,換句話說不是金銀幣,材料不值錢;另一方面發行數量又大,怎么也炒作不了。”嚴先生認為,郵票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就已經沒有郵寄消耗,目前的消耗僅限于收藏投資禮品范疇,這也是郵票走向低迷的原因之一。 (來源: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