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郵票價目表與郵票價格變化 |
發布日期:12-11-14 08:50:0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集郵報 作者: |
收集郵票價目表已經有30多年了,筆者購買的第一本郵票價目表是中國郵票總公司1984年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價目表》,后來又陸續購買了中國集郵總公司、中國集郵出版社、中國郵票總公司、中國物價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等1986年至1997年發行的多種郵票價目表。到了新世紀,《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上也有了郵票市場參考價格。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郵票市場陸續在全國各地興起,與此同時,刊登有“郵市行情價格表”的刊物和小報也如雨后春筍般地興辦起來。《中國集郵報》從1992年創刊后,曾不定期刊登郵市各種郵品的交易價格表,后于新世紀之初開辟“市場行情”版面,近幾年又在第三版“市場·投資”版面上定期刊登 “最新郵市行情”欄目。 雖然筆者不是郵商,但是也經常到集郵市場走馬觀花,也不時買點或賣點郵品。近20年來,由于筆者一直閱覽幾家郵票市場或郵商編制的“郵市行情價格表”(下稱“價格表”),也經常分析研究上面的郵品價格,因此發現這些“價格表”都存在一定的問題。下面筆者就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和建議,以為郵市和郵商編制“價格表”時參考,但愿能夠力求準確、全面,也更有實用價值。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各種“價格表”間的某些郵品價格相差太大。筆者在幾家集郵報刊和市場小報上多次統計和比較發現,刊登的同一時期的同一郵品的價格相差懸殊,有的達2倍以上。筆者認為,“價格表”應該盡量準確,市場價格變動不是太大時,各報標示的市場價格在10%左右比較合理,對集郵者和投資者才有參考價值。 二、部分報刊上的“價格表”時效功能差。由于有些報刊發行周期長,個別的幾個月才刊登一次“價格表”,與變化多端的集郵市場行情相差甚遠。當今網絡郵市興起,“價格表”應在一個月之內及時更新內容。 三、有些“價格表”種類不全、價格空白較多。由于有些郵品成交較少,詢價困難,致使很多報刊沒有清代和解放區郵票、首日封、實寄封、外郵專題郵票等價格;有的小報標示的首日封價格還是集郵公司的銷售價格,與實際市場價格相差太大。建議適當增加品種、價格補充齊全,便于集郵者參考。 四、“價格表”售價與征價之間相差大。很多郵品在“價格表”上的售價和征價相差很大,這個已是集郵界的老大難問題。其實,只要不屬于欺詐、蒙騙,而且買賣雙方都樂意,別人也無可非議。在此還是希望郵商標示的征售價格盡量做到公平。 市場經濟條件下,郵品交易價格是不斷變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