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中國為集郵而瘋狂 |
發布日期:13-09-22 08:50:2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 |
美國《華爾街日報》9月20日文章,原題:中國為集郵而瘋狂作為世界上最早發行的郵票,一枚保存完好的英國“黑便士”估價約140萬美元。但集郵市場的新星與西方的悠久集郵史幾乎毫無關系。許多最激動人心的收購都來自東方,尤其是中國。專家認為,中國是“郵票的未來所在。” 同大部分全球經濟活動一樣,如今集郵市場的世界中心也正向東方轉移。香港、新加坡和北京涌現出許多拍賣行,中國有錢的收藏家們趨之若鶩。所有這些正推動這種在西方已注定枯萎的愛好或投資重煥生機。專家表示,若無富有的中國買家,集郵將持續由來已久的緩慢衰落,逐漸從一項主流愛好淪為瀕臨滅絕的活動。 英國郵商斯坦利·吉本斯公司表示,如今全球6000萬集郵者中至少有1/3在中國,且人數還在迅速增加。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已成為龐大的郵票交易中心。郵票展在這些地方迅速增多并吸引數十萬買家和觀眾,相比之下,美國的類似活動能吸引到5位數的看客就已實屬幸運。此外,中國的網上交易也紛紛興起。 從畫作到玉石再到國產白酒和如今的郵票,中國買家往往青睞替代投資。據調查,中國富豪將個人17%的財富用于此類投資,而美英的比例僅為9%和7%。在集郵是許多人童年記憶的西方,自上世紀70年代的投機狂潮導致市場崩潰并令許多人放棄以來,這種愛好一直呈現衰落趨勢。當然,此類趨勢也已橫掃亞洲,但其影響常被有關集郵是一項愛國行為的普遍看法所抵消。 美國一名郵票專家第一次到香港市場主持拍賣中國郵票時,被當時的場面驚呆了,“你去紐約的拍賣會,或許能有10到12個人”,他說,“但在這里,我簡直不敢相信,一屋子的人。且都是比較年輕的……” 但業內人士表示,集郵市場仍極其反復無常,在最近不到3個月內已多次出現價格大起大落。在專家看來,與當代藝術品和葡萄酒一樣,郵票買家應預料到郵票價格會繼續隨中國總體經濟的資產流動而起伏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