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中的新中國郵票會升值嗎? |
1981年發行的“紅樓夢”小型張,描繪了寶玉和黛玉兩人閱讀《西廂記》的情景,在新中國發行的郵票中開創了愛情題材的先河。該小型張發行量81.85萬套,存世量約63萬套,是集郵市場上的熱門郵品。 “黃山風景”以雕版(右圖)勾勒輪廓,再以影寫版上色(左圖)。 這張庚申“猴票”四聯張的左側留有“北京郵票廠”的版銘。這種版銘在一張包含80枚郵票的版面上只有兩處,具有一定的附加價值。 僅僅在十年前,寫信還是中國人重要的通訊手段,所以許多人家中都多少存有一些新中國成立以后發行的郵票 采寫 信息時報記者 徐培木 2013年的最后一個季度,中國郵市可謂風生水起。從“中國夢—國家富強”特種郵票到“習仲勛同志誕生一百周年”紀念郵票,再到“毛澤東同志誕生一百二十周年”紀念郵票,幾種新票的市場價均在上市后的短期內漲到了面值價的數倍。 廣東省集郵協會副會長孫海平在接受信息時報采訪時表示,若以郵票發行的歷史時期而論,新中國郵票是集郵者最熱衷的一個類別。“猴票”、“黃山風景”、“金陵十二釵”等許多郵品都在過去三十年中經歷了飛躍式的升值。 無論新票還是老票,相信許多人的家中都多少存有一些新中國時期發行的郵票,而以下這五條規律,可以幫助你判斷這些郵票是否具有升值潛力。 存世量比發行量重要 孫海平介紹說,郵票發行量和升值潛力通常成反比關系,但相比之下存世量更重要。 “舉例來說,目前郵票的發行量通常在1000萬套左右,而文革時期有些郵票的發行量可能過億。問題在于當時沒有現在這么發達的通訊工具,人們交往主要靠寫信。這些郵票的發行量雖高,卻被大量地自然損耗,當前的存世量很少,而且大多數被貼在信封上,新票更少。” 自然損耗是許多經典老票價格飆升的重要原因。例如作為中國首枚生肖郵票的庚申“猴票”,在郵寄、使用的過程中被損耗過半。它的發行面值為8分錢,而目前單枚“猴票”新票的市場價格已經超過萬元。 存世量低未必是好事 “在我看來,一個郵票是否有升值潛力,需求量是最重要的因素。”孫海平說,"猴票’雖然被損耗了不少,目前存世量還是不低的,有人估計在100萬張左右。為什么它還這么貴呢?因為這款郵票的設計、印刷和題材都堪稱經典,需求量大,許多集郵者都把擁有‘猴票’視為集郵身份的象征。” 他也提醒,并不是存世量越低的郵票越有升值力。“這里有一個流通的問題。如果一款郵票只有十萬張,量已經很低了,但是因為參與市場的人也少,流通性差,價格就起不來。” 系列龍頭更值錢 在“猴票”剛剛發行的1980年,很少有人意識到它的價值。然而隨著生肖票逐漸發展為新中國郵票的招牌系列之一,人們在收集1981年“雞票”、1982年“狗票”的過程中,才逐年意識到“猴票”作為系列龍頭的珍貴性。 “現在中國許多郵票都按系列發行的,比如‘中國夢’。今年發行的‘國家富強’在選題、設計和印刷方面都很優秀,同時還是‘中國夢’三個主題系列中的龍頭。集郵者在以后買第三套的時候,肯定想集齊第一、第二套。所以我們在收藏郵票的時候,要注意系列的首尾,特別是龍頭票。”孫海平說。 題材類比看出相對價值 孫海平提到,比較同類題材的郵票,能夠看出一款郵票的相對價值,1981~1982年發行的“金陵十二釵”套票和“紅樓夢”小型張便是一例。 “在明年的新郵計劃里,會再出一套《紅樓夢》題材的郵票。‘金陵十二釵’是以《紅樓夢》的人物為題材的,這次可能會以故事為主。”在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以《三國演義》和《水滸》為題材的郵票已經各自發行了數套,而以《西游記》和《紅樓夢》為題材的只各自發行過一套,這種獨特性讓《紅樓夢》題材的郵票更具有升值潛力。 他還指出,對于同一題材的紀念郵票,例如偉人誕辰和一些重要歷史事件的周年紀念,新票可能會提高老票的價格:“判斷郵票的價值,題材同比是很重要的方法。比如今年推出了毛澤東誕辰120周年的郵票,此前發行的以毛澤東為題材的郵票價格會被推高。” 套印郵票是精品 一款郵票的印刷方式和水平直接影響到它的藝術價值,進而影響其升值空間。目前印制郵票的方法有雕版、影寫版和膠版,而最具藝術價值的郵票應該由雕版與其它印刷方法混合套印而成。 “雕版的優點是立體感很強,摸上去有像人民幣一樣的凹凸感。它的不足之處是色彩太單調,所以需要與影寫版或膠版套印。比如著名的套票‘黃山風景’,松柏、樹和山峰的輪廓用雕版勾勒,再用影寫版上色。既有立體感,色彩又豐富。” 另一方面,優秀的印刷質量是否能在歲月的流逝中保存完好,也是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有經驗的集郵者往往會特別計較品相,包括票身、票面、背膠、齒孔、色澤這些外觀因素。他們會花很高的價格去買好品相的郵票。” 鏈接 “猴票”珍貴在哪里? T46庚申年郵票,又稱“猴票”,是1980年發行的新中國第一套生肖郵票,全套一枚,面值8分。據孫海平介紹,目前一枚“猴票”新票的價值在1.2萬元左右,而一張包含80枚“猴票”的全新原版膠票價格在150萬元左右。 除了使用損耗導致存世量降低,以及生肖系列的龍頭效應之外,“猴票”在設計和印刷上的獨特性,是它創造高價的主要原因。 美術大師黃永玉領銜設計 或許你只知道黃永玉的畫作久享盛名,卻不知道這張“猴票”也是他的杰作。這枚“猴票”的設計以黃永玉、邵柏林、姜偉杰三位美術大師為核心。黃永玉負責原畫,邵柏林負責把美術畫轉變為郵票設計圖,而姜偉杰則負責把設計圖做成雕版。 孫海平介紹說,第一輪生肖郵票多為裝飾畫法,唯獨“猴票”借黃永玉之手,運用肖像畫法進行表現。“相比之下,傳統的裝飾畫法雖富有民族風格,但缺少‘猴票’的靈氣。可見,藝術家的智慧投入對于一個郵票的含金量是非常重要的。” 深度雕刻塑造真實感 “猴票”的雕版用的是凹版,為了能體現猴毛的立體感,凹版上雕刻得非常深。“郵票上的猴子兩眼炯炯有神,毛發根根可見,摸上去毛絨絨的,非常真實。”孫海平說,“據說這款郵票最初計劃發行800萬枚,但是因為雕刻得比較深,導致印刷后的油墨不容易變干,不得不一張張地晾干油墨,加大了工作量,最后只印出430萬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