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市發展需要信用體系作支撐 |
從一定意義上說,市場經濟也是信用經濟,離開了社會信用,市場經濟就會頃刻瓦解。比如,我們都知道,現代商業銀行吸收一定的原始儲蓄存款,然后在現代信用機制的支持下可以多倍數的放出貸款或用于其他的經營(比如銀行購買國債等),銀行對吸收的原始存款在多倍數的擴張的情況下,即使貸款利率低于存款利率銀行照樣可以實現經營性收益。商業銀行之所以能對吸收的儲蓄進行多倍數的擴張,說到底是建立在現代社會信用的基礎之上的。假如存款戶不信任銀行而發生大面積的擠兌的情況下,不論哪家銀行都會毫無例外的破產倒閉。 集郵市場也不例外,我們都知道,進入新世紀以來郵票的傳統通信和寄遞包裹消耗越來越少,以致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當下紀特郵票主要是集郵愛好者的集藏需求,郵票禮品冊的開發和銷售需求,郵票市場投資者的投資需求等三個方面,三大需求中的前兩個需求還是相對穩定的,最不穩定的需求是投資需求。投資者投資郵票是建立在郵票能夠給投資人帶來穩定收益的基礎之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郵票越是能夠實現穩步增值,則投資者就越是傾向于將郵票看做是財富的載體。市場行情越是持續向好,人們手握郵票就越是在市場上占有先機和贏得主動地位而不愿輕易賣出,不僅如此郵票的保值增值效應還會持續不斷地吸引場外投資者介入郵票投資,如此郵市也就進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 反之,假如郵票投資者對郵市失去了信心,不把郵票看做是財富的載體,而僅僅把郵票看做是投機炒作的籌碼或賭博用的賭注的話,則人們持有郵票只是短期的投機行為,一旦投機成功賣出郵票的話可能就永遠遠離了郵市。假如這種投機和賭博心理占了郵市主流的話,那郵市的崩潰就是個時間早晚的問題。可見,要想實現郵市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從根本上說就必須重視郵市的信用體系建設。 大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