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郵票的滄桑史](http://n.sinaimg.cn/transform/20150905/-3ZF-fxhqhui4825768.jpg)
抗日郵票的滄桑史
筆者近日在郵市上購得三枚藍、紅、紫3色的正方形郵票,單圖幅為28×30毫米的有齒票,正中主圖為一只老虎,票上方為“臺灣民主國”篆書字,票左 側長框內有“士擔幣”三字,右側長框內為面值30、50、100錢。因該三枚票保存較好,票面、齒孔無損無污,品相上乘。(如圖)
筆者查閱相關資料,這是一件距今120年的老東西,“士擔幣”系英文stamp“郵票”的音譯,為1895年7月至10月間,由“臺灣民主國”發行的“獨虎圖”郵票,屬于已發行了的“獨虎圖”郵票中的第二套。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后,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將臺灣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1895年5月初,日軍入侵臺灣,進行強行“接 收”。5月16日,以前兵部主事丘逢甲為首的一些臺灣紳士上書清政府,反對割臺,創議自主,推舉巡撫唐景崧為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丘逢甲為義勇軍統領, 定年號為永清,制藍底黃虎國旗,并于5月24日正式宣布成立“臺灣民主國”。
當日本侵略者侵入臺北時,唐景崧一伙清朝官吏便驚慌失措,匆匆逃回內地,所謂“臺灣民主國”只存在十幾天,便名存實亡了。臺灣人民為了保衛家鄉領 土,即在臺南擁立大將軍劉永福為第二任“總統”,以臺南為首都。劉永福毅然擔當起領導抗日的重任,繼續打起臺灣民主國的旗號。為了籌措軍費,劉永福等以 “臺灣民主國”名義先后發行了鈔票、抗日公債等,接著又在臺南安平海關稅務司麥嘉林(英國人)的建議下,在海關開設臺灣民主國郵政局,發行郵票,收寄郵 件,并由麥嘉林兼理郵政業務。開業后,即于1895年7月就發行了以溪流虎嘯為圖案的“獨虎圖”郵票。
“臺灣民主國”郵票,據資料記載共分為4套4種版別,各版圖案、枚數、圖幅相同,全套面值分別是30錢、50錢、100錢3種,其中30錢為藍色、 50錢為紅色、100錢有紫色和藏青兩種刷色、統稱“獨虎票”。其中第一套郵票并非印刷而成,而是先刻印章后,蓋在白紙上,沒有打齒孔,使用時經裁剪下 來,作為郵資的證明。第二、三套郵票為正式印刷打了齒孔,并進入了郵政流通,第四版印好后尚未發行,就被入侵日軍掠奪銷毀。10月下旬,日軍攻陷臺南,劉 永福率部撤回內地,“臺灣民主國”郵政也隨即停辦。“臺灣民主國”郵票,前后僅歷時80天左右。
“獨虎圖”郵票是臺灣人民為抗擊日寇而發行的郵票,這是中國最早的抗日戰爭郵票,在集郵界已成為定論!芭_灣民主國”郵票不僅成為了我國早期郵票中 的珍品,也成為中日甲午戰爭后臺灣人民對日抗戰反抗割臺斗爭的歷史見證,體現了中華兒女不畏強暴,抗敵日寇的英雄氣概和不屈的愛國主義精神。(雄風)
。▉碓矗褐袊叹W—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