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來寄信和收藏的郵票,卻參與了軍隊的心理戰,這種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當時,戰爭異常激烈。為了能夠取得勝利,除了使用各種武器,德國與英、蘇、美等國還曾進行互為干擾的郵票宣傳戰,以此制造對方陣營混亂,來達到擾亂軍心的目的。
先下手的是納粹德國。在柏林附近的薩克林豪森集中營內,有一所跟外界隔離的房子,里面有個秘密印刷廠。在這里,印刷了幾種英國的假郵票。他們把英王喬治 五世登基25周年紀念郵票上的英王頭像換成斯大林頭像,把郵票上的花環,換成鐮刀、錘子和五角星,企圖以此向英國人民暗示,英王正處于蘇聯人的控制之下, 從而達到顛覆英國政府的目的。
郵票印制好后,通過德國郵票商在中立國出售。
英國以牙還牙,建立了同樣的印刷廠。他們 以德國大量使用的希特勒頭像郵票做標本,把希特勒頭像換成黨衛軍首領希姆萊的頭像,目的是使希姆萊難堪。另一枚郵票是仿德國1943年發行的希特勒政變 20周年紀念郵票,把郵票畫面上的沖鋒隊員換成德國參與推翻希特勒行動而被處死的維茨勒陸軍元帥頭像。還有一枚郵票更絕,在兩個肥頭大耳的德國軍官正開懷 暢飲的背景中,展示了一個被打掉半個腦袋的德國士兵頭像,寓意納粹頭目必須向德國士兵的死亡負責。
蘇聯當時也不甘落后。他們仿制了大量德國明信片,明信片正面印著帶有興登堡頭像的郵票,后面則印有反法西斯的圖案和口號。
美國組織了一場代號為“玉米片”秘密行動的郵票宣傳戰,由心理戰術專家負責。他們打入德國郵票系統,印制各種反法西斯的宣傳品,其中有一枚把希特勒的頭像畫成骷髏的郵票,在美國印刷后,出現在德國人的早餐桌上,引起了很大震動。
來源:羊城晚報 □鄔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