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人在回歸
張老板是資深郵商,但他說自己不玩電子盤。因為電子盤是資本運作,一是沒本錢,二是不懂行。張老板不僅是郵商,也是武漢郵幣卡電子盤交易請的專家——幫忙鑒定用于電子盤交易郵票的品相。“摸了幾十年的郵票,還是干老本行心里踏實一點,一夜暴富誰不想,但不是人人都有這個能力的。”張老板告訴記者。
傳統郵市跟著電子盤漲是很自然的事情。只要在電子盤上掛牌的品種,暴漲基本上是肯定的。郵票電子盤畢竟和股票這種純虛擬的東西不一樣,一只郵品要上市,必須依托一定數量的實物。實物從哪里來,從郵市上來,靠郵商從郵品公司和散戶手里一點點收上來。郵商從中賺的只是其中很小部分差價。以前行情不好,很多郵商心灰意冷退出了這個市場。現在,在賺錢效應的感召之下,不少曾經退出的同行們又都回歸了。“十幾年不見的老朋友,突然就又出現在你的面前,說明這行又開始賺錢了。”
出貨出到心慌
隨著大市的高歌猛進,清閑的郵商成了大忙人。劉老板最近就因為一筆大買賣忙慘了。一位客戶拿出了60余箱的郵資片,總市值達到了近兩百萬元。這是劉老板做郵商以來最大的一單單筆生意。以前只是小散戶,真沒有做過這么大的業務。最后是全家齊上陣,打了十幾個打包,快遞費都花了接近一萬元。
市場這么好,郵商照說樂翻天了,可實際情況不是那樣的。市場不均衡,也就是說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好的東西價格越來越高,實物越來越少,貨賣完了,郵商就只能搬個小板凳看熱鬧了。而不好的東西,一些老貨,依舊是無人問津的。出貨出到后來,心里越來越虛。有的郵商覺得價格已經太高了,不準備再進貨和出貨了。而有的郵商,吃著碗里瞧著鍋里的,天天還在市場上搶奪越來越有限的實物資源。說白了,還是各人眼光不同。“真正賺錢的還是擁有資源的大戶。比如找我發貨的客戶,有資源,眼光準,硬是咬著牙齒等到了最高位才出貨。郵商就是賺個搬運錢而已。”劉老板感慨道。
電子盤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會有像股票一樣的“增發”。遇到增發的情況,就又要到傳統郵市找貨。這時,投機人手里的貨品就可以趁高位出貨了。真正搞集郵收藏的人,是不會在這么高的價位買進的。
抄底一路向西
郵市紅火,實物資源供不應求,僧多粥少怎么辦。有眼光的郵商看得很遠。郵市火的地區目前還在長三角,珠三角這些地方。而經濟相對不發達,資訊比較閉塞的西部地區成了郵商去抄底和掘金的好去處。
以十八大的大版為例吧。十八大大版的發行價僅僅19.2元,可是目前在市場上卻炒到了5500元的天價,漲幅達到了近三百倍,只能用“非常驚人”四個字來形容它的漲幅。如此高的漲幅,人人都想要,可是郵商手里的貨品早就在較低價位時出完了。5500元可謂是有價無市,有買家卻無賣家。最后有郵商居然為了搶貨一路西進跑到了西藏。還真別說,在西藏以幾十元的低價買到了幾十版,所獲的利潤自然不用說了。這個就像買古玩的撿漏一樣,算是可遇不可求的。擱在以前,誰會想到西藏這種地方呢。
高位入手需要謹慎
以集郵人都熟知的生肖大版來說吧。生肖大版一直都是非常俏銷的東西,因為發行量不大,一直都是一版難求。張老板告訴記者,2012年的第三輪生肖龍大版是漲幅非常好的。因為龍是中國人的神獸呀,圖騰呀,獨一無二的東西。當時郵票面市時還有人說龍設計得不好,很兇,像是惡龍嗎。不過郵票這個東西就是這樣,越是有故事的就越賣得好。所以龍大版的大版折定價只有58元,郵商的收購價一般也就是500元左右。賺個兩三百的差價,傳統郵商就心滿意足了。
但近半年以來,龍大版在電子盤上最高炒到8000多元,而郵市上的實物最高也賣過4000元。“這么高的價位跑來跟風,真的是太危險了。電子盤不是無限增長的,暴漲也會暴跌,跟風時要看清風向標。”張老板說。果然,電子盤上的龍大版一路下跌,郵市上的龍大版也跌得厲害,現在的價位穩定在了1750元左右。
來源: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