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不擠自破郵市有望軟著陸 |
新郵的證劵化傾向與江蘇文交所的籌建 文化文物收藏必然要有投資,不論投資多少自然會有回報。但集郵收藏的回報周期比較長,一般只適合長線投資形式。在中國大陸各地郵市坐攤的大小郵商,有做長線的,有做短線的,也有長線短線兼顧的。但在新郵板塊熱度還未完全消散之前,投資人仍會依戀新郵炒作夢幻般的快感。新郵雖然不適合集郵收藏投資,但卻非常適合資本市場的大規模運作。此前江蘇文交所掛牌上市的呼聲很高,主要是因應新郵批量產出和交易急需一個便捷高效的電子化平臺。過去國家郵政只有一個北京郵票廠,92年改制后雖然郵政業務已很少使用郵票,但卻一下子冒出來許多地方郵票廠。接下來這些現代技術裝備起來的郵票廠,開足馬力大量印制非郵資憑證的郵票郵品涌向社會,形成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型郵品大產業大市場。 涌向社會的這些新郵成箱成批車來車往在郵市、機構、個人之間流轉,其交易價格和規模令人咋舌。儼然一派資本大鱷的氣勢,哪有半點溫文爾雅和集郵文化的氛圍。所有郵品未開箱未開封,品相一流嘎嘎亮未流通。新郵的這些特質讓傳統的集郵收藏望塵莫及,所以才引來文交所電子交易平臺呼之欲出,并最終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期許。今天看來新郵已經具備資本運作的諸多屬性,可以毫無顧忌地走向證劵化經營模式,名正言順的創造利潤,完全不必牽強附會硬要貼上集郵文化集郵收藏的標簽。 郵票因郵而始無郵而終, 留下來的均為集郵文化收藏。集郵收藏投資需要具備集郵興趣和基本的郵識,一般比較休閑和內練,頂多把投資看做一種儲蓄,追求文化認同的真實感受,所謂回報那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 在法律缺失和社會封閉的國家,允許大量仿冒和臆造郵票郵品的新郵現象存在。但新郵一旦賦予資本市場的功能,就可以進入規范的證劵化電子交易平臺。而傳統集郵市場則不再為新郵拖累,并逐漸恢復平靜、回歸理性。 傳統郵票的理性投資不青睞大鱷大腕的瘋狂 一.經濟市場化的大背景下,投資是一個最熱門的話題。但沒有充分準備,投資方向不明確,投資收益也不易實現,且風險難控! 二.投資方向已經明確,而“投資標的”品質不詳,投資物品有瑕疵或者真偽存疑,切忌盲目和沖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三.郵票投資應該搞清楚郵票的屬性和真偽,不然你會成為郵市炒作的犧牲品。真正的郵票是經過郵政歷史沉淀的郵資憑證,其品質優劣取決于郵票涵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