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寸木)郵政運作郵市行情出現了嚴重錯誤 |
發布日期:13-06-30 08:42:5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吞寸木 |
郵市自1997年第三次行情暴發和結束以來,在長達16年的時間里,盡管中國發生了多件可以載入世界史冊的世界性的大事,包括2008年的奧運會、2010年的世博會,以及國內的具有世界意義的慶典活動,如香港回歸10周年、澳門回歸1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等。但郵市如同一個喜歡睡覺的嬰兒,一直長睡不醒。16年,郵市錯過了多少機會,如今的郵市是氣息奄奄,門可羅雀。人們把中國集郵和郵市稱之為夕陽產業,在文化大開發大繁榮的今天,郵市的現狀讓人痛心,也讓人對中國郵政及中國集郵總公司產生了嚴重的不滿,是郵政的行情運作思路出現了嚴重錯誤,從而導致了中國郵市和集郵事業的荒漠化。 在任何一個投資市場,如果行情16年不起,會是一個什么樣子?進入投資市場,投資者都是逐利而來,有利市場才會興,無利市場自然衰,這是一個基本的投資鐵律。中國郵市之所以在1997年出現了集郵者多達2000萬的壯觀場面,就是在1987年、1991年和1997年較有規律地在五六內就有一次郵市大行情。現在的集郵人數不足300萬,也是郵市行情16年不起產生的必然結果。一次大行情就是一次大宣傳,郵市是這樣,股市也是這樣,2007年中國股民多達1億,也是中國股指上沖至6124多點導致的。 當然,物及必反的規律也適用于投資市場,暴漲必然有暴跌。但投資市場就是在暴漲暴跌中前進的,而且市場本身有修復暴漲暴跌的功能,我們不能因為市場暴漲以后必然會有暴跌而不敢發動行情。暴漲暴跌是投資市場的規律,也是投資市場的宿命,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因避免市場暴跌而死捂行情的暴發。中國郵政這幾年對郵市行情的態度就是讓郵市不溫不火,始終維持在一個它們認可的熱度內,因此當郵市的水燒至99度時,中國郵政不是添柴加溫,而是熄火添加冷水,使郵市這幾年應該暴發的行情一次又一次地被活活地扼殺在搖籃中。 中國郵政對行情的錯誤調控除了運作思路出現了嚴重錯誤外,還包藏著不可告人的禍心,其目的就是妄圖在不溫不火的行情下,達到其熱銷當年發行的郵品的目的,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事與愿違,郵政對行情失敗的運作已禍及自身利益,盡管這幾年郵票的印量一再下降,有些郵票已下降至1000萬以下,但仍然難逃打折的命運。 做大郵品收藏和投資的蛋糕才是郵政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