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會發行不少品種的新郵票,許多剛發行郵票一面市便被惡炒(目空一切的炒作,不管好看難看、題材好壞,上市就炒上面值的數倍。)。這樣便造成許多郵票在發行初期價格過度增長,中后期價格理性回調而產生暴漲暴跌現象。或許有人就喜歡這種狂升猛降的刺激感覺。套用周星馳的一句臺詞就是新郵大起大落得太快,實在太刺激了!新郵,是個敏感話題!許多老郵人對之非常厭惡,堅決反對炒新。(因為有被新郵傷本或套牢的經歷,或曾目睹過不少人被新郵長久套牢。)而有不少新人可能對新發行郵票帶有極高的新鮮感,不管價格多少,隨便亂買。新郵發行后,一般要過很長時間,郵政(或集郵總公司,下同)才公布發行量。因為行情好,許多好題材的郵票發行量均略大于冷門題材的郵票。新郵,郵政印刷機還熱著,并不缺貨。然而郵政與一些大佬關系戶卻截留不賣,造成市場貨源稀缺,價格便步步高升。然后,郵政與截留主力便趁機放貨,獲取暴利。這也是新郵暴漲暴跌的原因之一。本人并不主張買新炒新,但本人也不反對買新炒新。只是買新要適時買進(面值附近),并在獲利時,盡快賣出,以保證安全。炒新,若沒有足夠的資金,建議不要參與,只能搭順風車。新郵,有人談“新”色變;新郵,有人談“新”瘋狂;新郵,有人談“新”彷徨。然而我們要理性看待新郵,談“新”淡定。面對一次次的炒新,許多人都已見怪不怪了!新郵是郵政抽血機的電源,新郵是與郵人息息相關,難以避開的東西。其實對于我,新郵老郵并無本質區別。新郵,發行量未知(行情好,一般發行量有點增加)。但是,正是因為發行量未知,使新郵帶點神秘感,方便炒作。老郵,發行量確定,操作簡單、安全系數高。新郵屬于高利潤高風險產品,只有選對時機進場,才能消化降低其風險。其實新郵老郵都有不少精品,又何必固執于一定要買新郵或一定要買老郵呢?若是一個品種是公認的精品(如生肖系列、名畫系列、古典系列等),只要沒有被過度炒作,那么它還是十分有投資價值的。買郵票盡量買精品(發行量小、題材好、設計好、印刷精美、整體美觀大氣等,可同時具有多個特點。),發行量小,價格低的品種優先考慮!若是發行量未知,那最好快進快出,少量持有。新郵,聊不完的話題,成也新郵,敗也新郵。只要大家堅持三不原則:不買高價新郵,不急功近利,不隨波逐流。可參與,但不一定要參與,高價的新郵一定不參與,精品低價一定要參與!這就是我對新郵的看法。
2015年元月9日于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