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升空引發搭載郵品收藏熱 |
發布日期:13-07-13 08:38:0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江西日報 作者: |
方 翔 “神舟十號”飛船的成功發射和完美著落,引發許多收藏愛好者對搭載郵品的收藏熱潮。其實,近年來的收藏市場上,雖然有關航天題材的收藏品形形色色,但真正具有升值潛力的并不多,其中最受關注的還是曾經航天器搭載的物品,譬如航天搭載封。 所謂航天搭載封,就是被航天器帶上過天的實寄封。1994年7月3日,在我國第16號返回式遙感衛星搭載了4種計2846枚紀念封,并成功回收,其中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108枚搭載封,由于搭載量少,已成為國內外集郵愛好者所尋覓的珍品了,在當時內部售價就達到了800元,次年底超過了5000元,第三年更是突破了萬元,如今已是可遇而不可求(如上圖)。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試驗飛船“神舟”號搭載了多種郵品飛上太空,包括中國集郵總公司在內的8個單位在飛船內搭載了實寄封。除部分用于贈送和向海外發行外,其余均在國內銷售,這也是中國集郵愛好者首次能夠公開買到航天搭載封。 根據國際郵商協會(IFSDA)對美國、俄羅斯、中國等國家的統計,一枚普通郵票,經載人飛船搭載返回地球后,在國際收藏品市場上升值潛力至少在2000倍以上。物以稀以貴,2003年國際空間站搭載郵票售價每枚高達2萬美元。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批準,神舟六號搭載中國第一枚載人航天郵票“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紀念郵票”、中國第一枚郵票“大龍郵票”、世界第一枚宇航郵票“布利斯堡火箭發射基地郵票”等3套(組)遨游太空,目前市場價值已大幅提升。 從“神舟一號”到如今的“神舟十號”,“神舟”系列搭載郵品并非件件都是天價。投資者在收藏投資過程中,也要對整個市場的價格分布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以避免上當受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