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紀的藏友都知道郵票和火花,在解放后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這兩個品種被稱為收藏"姊妹花"。然而,10多年前,郵票和火花雙雙陷入沉寂,行情大跌、參與度銳減。而今,還在收藏火花和郵票的藏友大多是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但他們中有不少人認為,這對"姊妹花"即將迎來出頭之日。
郵票價格 一跌就是10年
邱先生是個郵票老藏友,收藏郵票已經(jīng)將近50年。他總是說,以前集郵那是樂趣,現(xiàn)在集郵只是為了集郵。
"我從50年代開始集郵,那時候還在上中學,只能從家人那里得到一些郵票,后來工作后,集郵就變得簡單多了。"當時沒有電腦,單位來來往往的書信很多,邱先生就要同事們在收到信的第一時間把郵票剪下來給他,慢慢地,同事們也養(yǎng)成了習慣,一有來信都主動給邱先生送來郵票。"我集郵的原始積累,是從那個時候完成的。"邱先生至今洋洋得意。
到了80~90年代,身邊集郵的朋友越來越多,邱先生說:"那時候郵票升值很快,面值幾塊錢的郵票往往能賣出幾十元上百元的價格。"邱先生記得,1997年是郵市最為火爆的一年,"發(fā)行新郵票有時候要熬夜排隊,那時進行郵票投資,每月收入可觀。"
正是由于那段時間郵市過熱,導致國內(nèi)出現(xiàn)一批郵票炒家,通過反復回購把市場上的郵票藏品集于自己麾下,拉升了郵票市場價格,最終導致郵市一蹶不振。根據(jù)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官方統(tǒng)計的集郵人數(shù)從80年代全國不足百萬人上升到90年代中期的2500萬人。此后,集郵的氣氛跌進谷底,最近幾年,集郵的人數(shù)萎縮至200多萬。邱先生說,很多紀念郵票的價格都大幅縮水。一套6枚,面值6.8元的《京劇生角》和一套6枚面值7.2元的《李可染作品》郵票,價格一度跌破面值,僅為5.6元和6.5元。
一套火花 13年跌了240元
夏志誠今年64歲,收藏火花幾十年,和邱先生一樣,收藏火花也源于童年時的樂趣。"上學時候正是"大躍進",要求學生去撿廢鐵大煉鋼。"在撿廢鐵的過程中,夏志誠總是能撿到花花綠綠的火柴盒。50多年后,夏志誠仍然覺得"那些花花綠綠的的火花很漂亮,那時沒有很多課外書看,沒有電子游戲,收集火花成了最大的樂趣"。
"1985~1995年是火花最紅火的10年,這10年間火花的升值最快,1995年一套16張古詩印金陵火花在市面上的價格賣到280元,火花沒有面值,一盒火柴才0.1元吧,可見升值幅度多大。"其他如清民時期的火花、抗戰(zhàn)火花、文革火花等熱門題材在90年代就炒到幾百元、上千元一枚。
然而到1995年以后,火花立即沒了市場。"后來,用火柴的人越來越少,全國的火柴廠一個接一個關(guān)門,沒有了火柴,哪里還有火花呢?"從此以后,出現(xiàn)了很多"商品花",就是只做火花出售給藏友。"這種火花像郵票一樣,沒有火柴,升值潛力非常有限,也讓人難辨真?zhèn)危源撕笫詹鼗鸹ǖ娜嗽絹碓缴佟?同時,火花的行情也出現(xiàn)了滑坡。"那套古詩印金陵火花現(xiàn)在的價格只有40元左右,跌了240元。"
收藏"姊妹花"有望出頭
南京藝海潮書畫院的收藏專家告訴記者,"有漲就有跌,收藏也是一種投資,所以總得有品種坐冷板凳,但郵票和火花已沉寂了很多年,未來會有好的行情。"
《梅蘭芳舞臺藝術(shù)》(小型張)價格已逼近4萬元,成為市場上最昂貴的郵票之一。"庚申猴"票是1980年發(fā)行的,去年年底價格還徘徊在3500元左右,此前十年都沒大的波動,今年已突破4000元大關(guān)。江蘇火花學會的負責人介紹:"火花多年來關(guān)注的人不多,但隨著近幾年火柴廠的關(guān)閉,真正意義上的火花越來越少,未來就會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張波)
現(xiàn)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