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等待“猴王”再創輝煌 |
發布日期:08-04-30 08:29: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近日,《庚申年》猴票出現了今年以來的首次回落,現市場價格在4100元左右。業內認為,《庚申年》猴票漲速過快,從而出現理性調整也屬正常,對于《庚申年》猴票的總體發展趨勢依然看好。今年年初到上月下旬,一直被譽為“郵市行情風向標”的生肖票老大庚申猴票,一路從3000元漲到了4400元的頂峰,整版《庚申年》猴票價格已接近40萬元,為郵票面值的5萬倍以上,創造了中國郵市的一個奇跡。 《庚申年》猴票自從1980年2月15日發行后,走出了一條從并不太引人注目的“丑小鴨”演變為光芒四射的“白天鵝”不凡業績。 從當初郵政職工四處兜售,集郵愛好者們多為少量收藏大量實寄,雖然整版價格僅6.4元,即使工薪階層也能問津,可是整版收藏者寥寥無幾,但有識之士仍大有人在。據傳,香港有位蔡姓的集郵家當初曾拆資8千元,購得《庚申年》猴票1250版,此后該郵票持續升值,1986年5月,他售出30版《庚申年》猴票,所得19.5萬元買下原來租用的鋪位,從而演繹了猴票換樓的傳奇故事。其余如果收藏至今,無疑是挖了一座“金礦”。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會士唐無忌在《庚申年》猴票發行之初,曾預言,第一輪生肖12枚發全后,《庚申年》猴票單枚將會達到20元,這個價格在當時也不是小數,但到1991年,《庚申年》猴票價格已經上百。 1996年郵市高潮時,單枚《庚申年》猴票最高市價曾接近2000元,有關拍賣公司拍下整版22萬元當時“天價”。《庚申年》猴票價格在不溫不火之中連續創出歷史新高,“猴王”作為中國郵票中最為傳奇的“龍頭”品種,在歷次行情中都有出色表現,特別是關鍵時刻的“沖關”能力,其抗跌、創新的獨特能力,每次都發揮得淋漓盡致,起了極為重要的領軍作用,《庚申年》猴票也成為新中國郵票中屈指可數的“紙黃金”。 《庚申年》猴票在半個多月前,其市價曾高達4400元。據了解,去年年末至今年年初,庚申猴票從3000元漲到4000元僅用了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隨后又迅速上升至4400元。從2000元爬升至3000元也只花費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值得業內人士關注的是,《庚申年》猴票節節上揚之時,仍是郵市尚在復蘇的較為低迷之期。 《庚申年》猴票有此番不俗之舉,固然與其460萬較低的發行量有關,但最終取決于其存世量,由于發行后并沒有被如此看好,因而被大量通信郵件耗用。據估計,現存世量不會超過30萬枚,加上其設計精美,更體現出其中國生肖郵票的“龍頭”效應,同時,加上部分“炒家”適度的“加溫”,造就了《庚申年》猴票的方寸“古董效應”,近30年來的走勢異常強悍,在每次郵市出現的大小行情中均有出色表現。20世紀90年代以來,其引領大勢的特征一覽無余,成為許多投資者入市或出局的主要參考對象,其深刻含義是不言而喻的。 業內人士認為,《庚申年》猴票價格出現回調,是因為目前郵市內大部分郵票的價格都有不同幅度的回落,大勢下跌對《庚申年》猴票產生下拉作用,而大勢回落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前段時間特別是奧運題材的郵票被過度炒作,繼而出現沖高回落的現象。同時,2007年豬票5397.58萬枚的發行量日前被公布,相比集郵愛好者的需求量,發行量明顯偏大,郵票發行供求關系的倒置對價格產生了下拉作用。此外,股市等周邊市場的起伏波動對郵市也造成了一些間接的影響。 據了解,該票自1992年春節期間創出250元的當時“天價”后,于同年5月下滑。經過24個月的下挫,1994年5月下滑至200元,于同年10月底到達1991年郵市巔峰期創下的250元高位后,此后向上突破,1995年春節的市價為320元。此后升勢加快,到1996年初突破600元大關,同年12月則上破1000元整數關,1997年6月郵市開始回調時,此票創下了1850元的價位,隨后在1800元附近徘徊3個月,于1997年9月向下回調。在此后的6年時間里,階段性回調的最低價出現在2003年的5月份,市價為1080元,在上海盧工郵市也曾出現了千元以下的“跳樓價”。業內專家分析認為,《庚申年》猴票從面世以來,始終處于上升通道中運行,其特征為大漲小回,郵票出現短期價格回落,或是漲速過快后出現理性回調,均屬正常現象。《庚申年》猴票價格出現回落,其幅度遠遠小于整個大勢的回調幅度,同時,其出現回調,對于一些集郵愛好者來說可能也是“拾遺補缺”的好機會,正好可以在價格有所降低時買進。回首往事,這樣的小幅回調將為其未來更好地表現打下基礎,庚申猴票未來的總體趨勢依然被業內普遍看好。 集郵報 |
上一篇:熱點散淡全線沉寂(許明罡) |
下一篇:十一月九號上海盧工郵市隨筆:潤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