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業務豈能竭澤而漁 中國郵政報 |
發布日期:05-01-02 07:16: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發展業務豈能竭澤而漁 中國郵政報
發展業務豈能竭澤而漁--------------來自郵政內部的聲音.其實,集郵業務何嘗不是竭澤而漁呢? 從上一年 10月到去年 4月,筆者在前臺和投遞崗位段鍛煉了半年。在這段時間里,筆者發現不光存在強迫用戶使用高資費的行為,而且更嚴重的還存在欺詐行為。相同型號的信封在不同的地方售價竟然不一致,以普通中號信封為例,有的郵政所售 4角,有的郵政所售 3角;用戶郵寄包裹在不聲明的情況下,就默認為使用快包;用戶匯款時營業員把回執和匯款單一起遞出去,不告訴用戶匯款回執可以選擇使用,使得郵政匯兌業務的最低資費由 2元變成 5元;有的投遞人員尤其是鄉村投遞人員,在辦理特快送款業務時并不告知用戶業務的可選擇性。凡此種種,都給用戶造成一種印象:郵政資費高且不規范。 更令筆者吃驚的是,在一些基層局所,對以上做法不僅不明令禁止,還被某些領導作為經驗加以交流、推廣。筆者曾問某基層領導,為什么這么做?結果被理直氣壯地告知:為完成任務啊!我們每年的任務那么多,不這么做怎么完成?!完不成任務,工資、獎金又從何而來?!這個理由看似無懈可擊,但其實質卻相當荒謬。給各級工作人員定任務,是為了提高工作人員積極性,怎能成為違法違規的借口?這個道理簡單得就像改革開放提倡大家致富,但不是讓你去違法亂紀啊。如果大家都去這樣完成自己的任務,無異于竭澤而漁,郵政短期內業務的開展換來的卻是長遠市場的失去。 這些現象也說明目前基層郵政部門在管理上的漏洞頗多,個別領導只會簡單地下達任務,卻很少關心這些任務是如何完成的。筆者認為,郵政要立足于長遠發展,務必改變這種簡單的管理方式,既要下任務,更要監督任務完成的方式,防止竭澤而漁。(陳向民 ) |
上一篇:12月29日盧工電話卡行情 |
下一篇:元月6日盧工郵市血戰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