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口難調”中的理想選擇 |
發布日期:04-11-20 18:46: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眾口難調”中的理想選擇[日期:2004-11-20]來源:集郵報 作者:許明罡[字體:大 中 小] 隨著2005年新郵發行計劃的出臺,新一年的新郵預訂政策也隨之出爐總體看,2005年的新郵預訂政策與往年相比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有部分細節問題卻有著比較明顯的調整。由于新郵預訂政策關系到對郵市資金、人氣等方面的影響,因此甫一出臺即受到了廣大郵市投資者的關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依筆者的分析來看,雖然現階段下新郵預訂依然是個容易詬病的話題,但2005年的新郵預訂政策基本上還應算是“眾口難調”中比較理想的選擇,雖不能說對郵市的運行有重大的推動作用,但至少不應該是消極因素。
一、總分結合:適應不同需求
2005年新郵預訂政策最大的改進之處就是預訂戶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品種分拆預訂,而不用像以前那樣無論喜愛無否都只能被動地接受全部預訂,這多少體現出郵政部門務實的一種態度,同時也符合收藏與投資發展的要求,畢竟每個收藏者和投資者欣賞與選擇的眼光是不一樣的,將全年預訂與分拆預訂兩種方式結合起來,應該是互有補充、能夠照顧到各方面需求的一種比較好的方法。這種總分結合的預訂方式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明年新郵的投資,對于自己所喜愛的題材,收藏愛好者和投資者可以有選擇性地進行預訂,如此一來,對一些熱點品種而言,市場的需求基本上能夠得到滿足,發行后供需失衡出現的概率就比較小,相對而言價格大幅攀升的空間就小,也極有可能會出現熱點不熱的情況,對這一變化,投資者決不能以以往的思路來分析。
二、全額預訂:存在即是合理
2005年依然將保持新郵全額預訂的模式,按照新郵發行計劃所初擬的價格預付預訂戶所需郵票的全部金額。全額預訂肯定不是一種自由選擇的模式,甚至可以說帶有一定的“壟斷”意味,因此一直為市場人士所詬病。但是,如果從保護郵市的角度出發看待這一問題,其實帶有正反兩方面的影響:從反面來看,全額預訂方式增加了市場人士的經濟壓力,為了預訂新郵,郵商和投資者不得不將手中的籌碼兌現以籌措資金進行預訂,往往造成集中出貨的情祝,打壓了市場價格,對市場形成沖擊;但從正面來看,全額預訂方式又不能不說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惡意炒作、保護市場正常運行秩序的一種不得以的手段,以往曾經出現過的小額定金預訂形式,助長了虛報預訂數量的歪風,造成發行定量上的偏差,因此,全額預訂方式就目前來看,確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短時期內可能對市場造成一定的壓力,但總好過于失去真實性的新郵發行量對市場造成的毀滅性打擊。
三、小版形式:新郵得意之筆
從03、04年小版張的市場表現來看,雖受郵市低迷的影響尚未充分展示其價值,但長時期活躍的表現還是反映出大家對這種形式的認同與歡迎,2005年新郵發行將全部改為小版形式,取消這兩年大、小版并舉的政策。的確,從收藏愛好者和投資者的心態而言,小版張確實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從近幾日新郵預訂的情況來看,2005年新郵小版張的預訂數量還是相當可觀的,畢竟這是與傳統的單套郵票或方連郵票完全不同的形式,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由此看來,今年新郵預訂方式細部的變革既擴大了新郵預訂戶的“自由裁量權”,賦予了大家更寬松的選擇權力,但同時又通過新郵形式上的變化增加小版的需求量,以此彌補總分結合中可能損失的部分,從而達到總體上發展的要求,這種相互結合的方式顯然要比以往比較剛性的規定來得理性,也易于為大家所接受。而新郵小版預訂的放開,一方面使小版張在郵市中的重要地位向核心地位邁進,另一方面則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削弱小版炒作的力度,保證市場的相對穩定。雖然在這樣的情況下,新郵小版張的投資價值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確實也是矛盾夾縫中只能作出的選擇。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4-11-20 18:47:31編輯過][/color][/align]
|
上一篇:集郵公司應積極參與市場運作 |
下一篇:說不盡的“小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