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與選擇 楊啟國 |
發布日期:04-11-12 10:24: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打折與選擇 楊啟國
一提起打折,就聯想起現市場上滿天飛的打折的廣告對人的印象,這些東西要么是過時或不三不四的淘汰貨,要么是商家玩弄促銷手法。然而對郵票打折現象卻都不全這樣,而是按市場“無形之手”之說,這叫“我喜歡,我不選擇”。什么叫“我喜歡,我不選擇”,就是當一種商品出現,它的出路無非是兩條:一是消費,二是投資。郵票作為特殊商品屬性,它也脫離不了這兩條路。何為“我喜歡”,就是看好郵票的文化內涵魅力或投資回報的潛力,又為何“我不選擇”,可能因為我所喜歡的東西其價值,并不是我的預期值。當“我不選擇”增多,減少對它的要求,就迫使出現大量的打折郵票。
有了眾多的“我喜歡,我不選擇”,是市場搏弈的一個利器。所以“我不選擇”,迫使商家作出選擇:要么打折惡性循環下去,最后淘汰出局;要么規范市場,深化改革。除此沒有別的選擇。相關部門近期出臺種種利好舉措,其力度與決心可謂空前,特別喊出“不與民爭利”掏心窩感人之語。然而市場化的選擇,是以放棄為最大化,利潤總是從低向高流動,不以人們的意志轉移。有市場就有選擇,要全消除打折,既不現實,也不太可能,就似中國郵市炒作,只要是市場化,就必有炒作,這叫優勝劣淘,否則就不叫市場機制。對于如何減少市場打折,對郵政來說,關鍵能不能不斷降低利潤,讓利于民,然后再創新,開拓新的利潤途徑。只有這種選擇,才可能將“我喜歡,我不選擇”變為“我喜歡,我選擇”。
|
上一篇:足球新一輪漲勢 |
下一篇:不干膠小版張還能炒幾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