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郵炒作的驚天大陷阱! |
發布日期:13-11-07 17:00:4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畢氏郵品網 作者: |
【畢氏郵品網2013年11月6日(周三)報道】 很多投資者希望郵市火爆,便寄希望于炒作新郵,然而隨著網絡郵市的普及,價格信息越來越公開,炒作新郵已經不能帶動市場升溫,反而會萌生巨大的投資風險。 二十年前的傳統郵市,信息傳輸相對滯緩。北京的成交價傳到上海至少需要十分鐘,對于其他城市的散戶投資者來說,這個時間可能會延長至1-2天,甚至更久。例如:在北京想要低價放一批新郵,這個成交價格傳到其他城市需求者哪里的時候,貨已經放完了。 當有了網絡郵市的十年前,行情傳輸極快,網絡郵市的交易款還沒有進帳,成交的價格信息已經被其他投資者看到了。再想低價發貨,價格很快全國皆知,市場價格立即下滑。放貨者只有繼續調低價格,行情還會進一步下跌。 現在,放貨者只好采取對敲的策略。何為對敲?就是內部人自己互相在網上“成交”,期望拉高行情。這種“成交”價格很快就會被其他城市投資者識破。當投資者按照這個“成交”價格出售時,發現并沒有人來購買。甚至低于這個“成交”價格出售也沒有人購買,便明白了這種對敲的真面目。這不是憑空杜撰,我站天天低于這個“成交價”出售最熱門的洛神賦百版貨源,就是為了證明這一點。 綜上,對敲加深了新郵投資陷阱,F在持倉者舍不得低于“成交價”出售,需求者不甘心高于“成交價”購買,出現了新郵變現難。更為巨大的風險還不止這些,當持倉者急用錢要兌現的時候,就會發現,低于“成交價”也賣不出去。需求者也開始醒悟,低于“成交價”也開始觀望。這難道不是新郵在走死亡之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