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胸襟 大氣魄 大市場 |
發布日期:13-11-05 08:42:2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東方鶴 |
郵市的歷史變遷。自大清海關發行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始,集郵、郵票交換、郵商、郵票交易場外等先后出現,人們從最初的收藏愛好,逐步發展為郵票投資、進而至資本運作。市場也從不被政府認同的地攤交換、交易,發展在政府有序指導下的大型室內交易市場,典型的代表有上海盧工、北京馬甸,各省有名氣的是廣州、成都等。坐在今天的四季如春的空調市場內,我們仍不能忘記作為路邊游擊隊被工商等執法部門驅趕的情形。一切都在變化著,郵市也以超過我們想象的速度在變化著。 現狀分析。在經過85、91、97三次讓人們猶如脫胎換骨的大潮之后,郵票投資赫然成為廣大民眾投資選擇的重要選項。尤其97年全民參與的盛況至今歷歷在目。自那以后,郵票買賣再也不需要如竊賊般東躲西藏了,我們可以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自主隨意的選擇品種交易。 網絡交易也由此上升至重要地位,一塵網的發展見證了網絡郵市不斷壯大的全過程。其后郵幣網后起直追,與一塵網成為南北呼應的二大網上郵市,當然開辦集郵網站的有許多,二網僅是他們杰出的代表。 網絡郵市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難題,為投資者提供了全天候的交易平臺,對郵市的發展功不可沒,而這種作用將長久存在。 歷史的車輪駛進2013年,又一個推動郵市進步的平臺在中國江蘇誕生,南京文交所順應時代發展要求,適時開辦郵票電子化交易平臺,將場外資金通過電子平臺引入郵票投資,這對郵市功能的擴展同樣是革命性的。她對實體郵市、網絡郵市根本不可能形成沖擊,相反只會帶動實物市場與網絡市場的交易。因為她的主要投資者來自于對郵票幾乎陌生的資本市場,這些群體不知道郵票具體屬性、甚至根本就沒碰過郵票,他們只把平臺作為一個投資工具,注入資金,期望獲利,所以不存在與實體郵市與網絡郵市競爭的問題。從已上市品種的運行情況來看,雖有值得完善思考的地方,但未來值得期待。我個人判斷的結果是:隨著人們越來越習慣于借助一塵、互動二網進行正常的郵票交易,實體郵市的作用仍會進一步退化,電子平臺的運營,會更加活躍網絡的程度,原因是平臺上線的品種稀少、可借交易的時間與股市一樣較短,而郵票投資者已適應全天候交易模式,所以未來必然是在網絡交易主導下,實體郵市、網絡郵市、電子平臺三足鼎立, 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良性格局。 我真誠呼喚集郵愛好者、郵票投資者、郵商愛護今天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共同努力,呵護市場;實體郵市、網絡郵市、電子平臺的管理者們,要以更大胸襟、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