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郵預訂何以成雞肋 |
發布日期:08-11-04 12:01:51 作者: 新聞來源:上海金融報 新聞點擊: |
隨著第四季度的到來,2009年新郵預訂工作也即將拉開帷幕。每年這個時節,新郵預訂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新郵預訂存在哪些問題?究竟該不該預訂?這些年來其爭議一直沒有停止過。 但不可否認的是,凡參與新郵預訂的消費者和投資者,近些年來總是"虧多賺少"。盡管在管理和發行方面每年多少有些變化,但總體而言,新郵預訂這些年并沒有太多根本性的變化。事實證明,新郵預訂已不像當年那樣成為集郵愛好者的"香餑餑",而是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很顯然,目前新郵預訂所采取的全年和全額預訂方法,已經很難得到集郵愛好者的廣泛認同。首先,全額預訂等于是剝奪了消費者選擇的權利。在預訂時全額繳納費用后,無論新郵的選題、設計和印制水平如何,消費者都必須"照單全收"。這種方法不僅使消費者的利益得不到根本的保障,而且對發行部門缺乏必要的制約,從而很難從根本上杜絕各種侵害消費者利益現象的產生。 其次,每年設計、印制而發行的新郵未必套套都能讓集郵愛好者滿意,他們除了全套新郵收集以外,還有許多是按興趣和專題收集的。因此,全額全年預訂的方式并不能適應這批集郵愛好者的需求,相反倒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他們的經濟負擔。事實上,這是新郵預訂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預訂的積極性,而且也束縛了郵政自身的手腳。 最后,在新郵預訂難以滿足大眾個性化需求的情況下,郵政窗口的零售業務也難以做到發售期內敞開供應,從而使得許多集郵愛好者陷入兩難的境地,要么全年預訂,承受許多自己不需要或不喜歡的新郵,要么在零售窗口難以買到熱點郵票,這種狀況的長期存在,無疑挫傷了許多人的集郵積極性,反過來又影響到新郵預訂的數量。 另外,近些年來,每到年底新郵預訂的時候,往往都會在市場中引起不大不小的震動,行情在一定時期內也會趨弱。很顯然,新郵預訂已對市場造成了階段性的沖擊。對于市場中經營新郵的郵商來說,由于預訂數量較大,此時往往需要回籠資金,以應對新郵預訂之需,由此也就不得不犧牲部分郵品的價格來達到目的,從而引發市場價格體系的震蕩。 |
上一篇:郵政不能私有化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