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粉猴與紅猴的鑒別

        16-03-11 09:01:49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第一輪生肖郵票T.46《庚申年》,在發行30年之后,其增值效應開始突飛猛進,很快便突破每枚價值萬元,創造出中國郵票增值最快最多的奇跡。人們在購買時對T.46《庚申年》郵票品相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越來越挑剔,特別是對其紅底色,按其紅色的深淺、濃淡,分為紅猴和粉猴,其售價紅猴比粉猴要高一些。于是,便在集郵報刊上有人說到粉猴與紅猴真偽鑒定的文章。
          筆者根據多年來的鑒定經驗獲得,真的T.46《庚申年》猴票,只要保存得好,紅底色未褪色,金色未污染,就不會有粉猴。大紅底色的T.46猴票在刷色上的濃淡、深淺,就色相而言,單靠肉眼觀看,難以分辨。借用高倍放大鏡觀看,刷色濃重的紅色影寫版網紋,網點變細小;刷色較淺淡的,網點變粗大。二者放在一起用肉眼觀看,差別并不明顯。既然如此,緣何會有粉猴和紅猴之說?
          筆者在鑒定中所見,真品T.46《庚申年》出現的粉猴票,其實就是因保存不好而出現的紅底色褪色的褪色票,是一種變造品。曾記否?早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在集郵界曾出現過拍賣T.46“白猴”的事情,結果鬧出個笑話。說穿了,這枚所謂的“白猴”,其實就是消褪紅底色的變造品。眾所周知,紅色在日光燈和太陽光的長期照射下,容易褪色。紅色消褪得多了,紅底色變淺與未褪色的原底色存有較明顯的差別,就變成了粉猴;紅底色消褪得嚴重的,幾近消除掉,就變成了“白猴”。有關這種變造品的鑒別,筆者在已出版的專著《錯體變體郵票鑒定》和最近出版的彩版《中國郵品辨偽必備》(續集)中,均有多種介紹,這里就不贅述了。
          這里筆者必須明確告訴廣大集郵者的是,T.46偽品概括起來有兩種,一種是20世紀90年代采用膠雕混合版,其雕刻線條粗劣,紅底色采用膠版實印,無網紋;另一種是本世紀利用高科技采用膠版仿影雕混合版來偽造,這種高仿足可亂真,所印郵票圖案清晰、逼真,線條極似雕刻版效果,雖也根根可數,但卻是平印在紙面上,油墨無法凸出紙面,灰暗無光澤,毫無雕刻版的印刷的質感。其紅底色也呈現水波紋特征,但網點較粗大,也呈中空,但不全呈現45°網紋夾角,與真品有差別。切莫把這種足可亂真的高仿T.46誤認為是用影雕套印的偽品。據筆者鑒定所獲取的第一手資料,到目前為止,采用影雕套印、膠雕套印制作的郵票真品,其出現的高仿偽品,均是采用高科技以膠版仿影雕套印、膠雕套印偽造的。這種偽品,其刷色均與真品無差異,有的偽品比真品的刷色還鮮亮,其偽品中未見有因刷色差異而出現粉猴。
          那么,有沒有因刷色差異而產生的真粉猴呢?有。在第二輪生肖郵票1992-1《壬申年》(T)中,因發行量大,在刷色上出現差異,刷色正常的,猴票底色鮮亮,紅艷艷,稱紅猴;刷色淺淡的,猴票的紅底色不鮮亮,呈粉紅色,稱粉猴(見圖)。

        來源:集郵博覽  作者:耿守忠 楊治梅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