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說起植樹節,我們不能不想到偉大的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他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重視并大力提倡植樹造林的人。
孫中山先生年輕時就明了植樹造林事關國計民生,1894年他在《上李鴻章書》中就強調“急興農學,講究樹藝”。在他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在政府機構中設置農務部,職責之一就是規劃植樹造林,并在南京開設江蘇省立第一農藝學校,設農、林兩科。1915年,孫中山提議國家設立植樹節,當年北洋政府明令清明節為植樹節,自此中國開始有了植樹的節日。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的一次演說,其中一節為林業。他從森林與民生、建造森林、開發森林、森林行政、山林測量和森林與建設等方面科學地論述植樹造林的作用。為了培養林學專業人才,孫中山還指示在廣東大學設林學、農林化學兩系,于白云山開辟林場、苗圃400畝,供學生實習。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因病逝世。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生前大力倡導植樹造林的不朽功績,1929年國民政府把植樹節改在孫中山先生的逝世日,即每年的3月12日。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也一直重視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每年春季都要在全國開展大規模的全民義務植樹活動。1979年2月23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以法律形式確定:3月12日為全國植樹節,并于同年2月26日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為了紀念植樹節,我國郵政兩次發行植樹造林綠化祖國專題郵票。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更加重視植樹造林工作。1980年3月12日,即我國第一個植樹節,原郵電部發行《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特種郵票,全套4枚,第一枚“經濟林”,圖案是生長有序的梯田式的經濟林林業基地,面值4分;第二枚“四旁綠化”,圖中寬闊的道路兩旁綠油油的樹令人心情舒暢,面值8分;第三枚“飛播造林”,圖案是一架飛機正在向山嶺撒播樹種進行造林,面值10分;第四枚“廠礦綠化”,廠礦置于一片綠色海洋之中,形成了美麗的園林化廠區,面值20分。
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發行《綠化祖國》特種郵票,全套4枚,第一枚“全民義務植樹”,面值8分;第二枚“城市綠化美化”,面值10分;第三枚“建設綠色長城”,面值20分;第四枚“林茂糧豐”,面值30分。兩套植樹造林郵票,圖案都以不同層次的綠色為基調,清新淡雅的畫面,將人們從喧囂的世界中帶入了一個綠色、靜謐的世界,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文/黨玉占
來源:北方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