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集郵總公司制作發行的《第29屆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奪金紀念》郵品在7月29日的《中國集郵報》4版刊登,并被冠之為“在歡呼聲中即時誕生”。筆者認為,我們要冷靜的對待這種商業化發行的郵品。下面談點看法。
1、“金牌個性化服務郵票”
不屬于紀特郵票。它是中國集郵總公司申請發行的、專門為制作中國代表團奪金后而制作某一項個人或者團體冠軍紀念封貼用的個性化服務郵票,從本質上來說,它與以前已經發行的鮮花、天安門、長城、祝福、軍徽等十多種個性化服務郵票是一樣的同屬一個系列。只不過它是專為中國奧運奪金冠軍紀念封貼用而發行的。它的主票圖案采用的是這屆奧運會“金包玉”制作的金牌,只是在附票上印刷奪金團體冠軍或者個人冠軍圖案。由于中國規定活著的人不能登上郵票圖案(文革中的毛澤東、林彪屬于特例),所以,只能將其圖案印在附票上。這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如澳大利亞等)直接在郵票主圖上印刷奪金運動員圖案有本質的區別。郵票上的主圖和附票,雖然只是經過一行齒孔隔開,但是兩邊的概念卻不相同:主票因為帶有郵票國銘、面值等,具有真正的郵票特征,而附票什么銘記也沒有,不具備郵票特征,一旦與郵票主圖分開,什么功能也沒有,只是一張花紙頭。所以,這樣的附票與郵票主圖有本質的區別。雖然只是“一孔之隔”,兩邊圖案卻有天壤之別!!
2、奪金紀念封
它雖然貼有奪金個性化郵票,但是,由于屬于官方(中國集郵總公司)批量制作,但是,仍然難以脫離商業化封片的概念。如果發行量大,就更不像報紙報道的那樣,具有什么極高的含“金”量。它與極限片一樣,從個性化和珍貴性來看,它不如集郵者個人制作的奪金冠軍封、片珍貴,有個性。
因此,我們集郵者一定要搞清楚個性化郵票認識上的誤區,不要盲目跟風,浪費自己的銀子而買到了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