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郵品種類 |
發布日期:04-01-31 19:16: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初入郵市者,會看到各種集郵品形形色色、五彩繽紛、浩如煙海,令人不知從何買起。如果毫無集郵知識,見票就買,見封就收,是戳就蓋,若干年下來,雖然花費不少,卻可能收集了一堆價值不高的“庸品”,投資的效益就大大地打折了。因此郵品投資者必須對我國郵品的種類,有個概括的了解,弄清其中的虛實,然后選擇投資方向,明確投資的重點。
具有投資和收藏價值的郵品有以下幾大類:
(1)郵票類。根據不同用途,郵票可分為普通郵票、紀念郵票、特種郵票、航空郵票、欠資郵票、軍用郵票、附捐郵票、快遞郵票、稿件郵票、郵政公事郵票、掛號郵票、回執郵票、專差投遞郵票、火箭郵政郵票、保價郵件郵票、保險郵件郵票、宣傳郵票、悼念郵票、賀年郵票、捐稅郵票、電報郵票、包裹郵票、福利郵票等,其他還有小全張、小型張、小版張、小本票、盤卷郵票、電子郵票等。
郵票是最基本、最主要的郵品,也是多數郵品投資者主要投資對象。
(2)封類。主要是指上面貼有郵票經過實寄或印有郵資的信封、首日封、郵資信封、紀念郵資信封、美術郵資信封、原地實寄封、極限首日封、首航封、航空郵資封、郵電公事封、預付郵資封、特許郵資總付封、寄件人總付郵資封、軍郵免費封、迎春封、原地混貼封等。
在郵局或郵市上能夠成批買到的主要是中國集郵總公司發行的封類。其種類有:
、偈兹辗(F.D.C)。指在每套郵票發行的第一天貼有該套新郵票,用當日郵戳或紀念郵戳蓋銷郵票的信封。(F、D.C是英文First Day Cover的縮寫。)
②外展紀念封(WZ)。為紀念我國參加國際郵展、外國郵票來華展和在國外舉辦的中國郵展而發行的紀念封。從1981年5月22日發行WZI《中國參加維也納國際郵展》至1991年11月16日發行WZ60《中國參加日本世界集郵展覽》,共發行60個封9個卡。(“WZ”取自漢語拼音wai zhan[外展]的首字母。)
③紀念封(PFN)。為紀念國內外重大事件、活動而發行的有紀念意義的信封。從1975年4月8日發行的PFNI《上海—北京—日內瓦—蘇黎世首日通航紀念》,至1991年12月20日發行的PFN44《首屆“范長江新聞獎”評選紀念》,共44枚。(PFN取自漢語拼音Piao Feng Nian[票、封、念]的首字母。)
、茑]幣鑲嵌封(PFB)。為配合郵票發行或國內外重大活動而發行的嵌銅幣或紀念章的封。從1982年2月12日發行PFB—1《中國古代錢幣》,到1989年10月12日發行PFB—7《中華全國集郵展覽·1989》,共7套23枚。(PFB取自漢語拼音Piao Feng Bi[票、封、幣]的首字母。)
、萁z織封(PFSZ)。為配合某套郵票發行或某項重大政治活動而發行的用高檔絲織品制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封。1989年9月28日發行的PFSZ—l《孔子誕辰2540周年》是第一枚絲織封。(PFSZ取自漢語拼音Piao Feng SiZhi[票、封、絲、織]的首字母。)
⑥極限封。從《鱘》票起,集郵總公司開始發行極限封。“極限封”這一名稱是從“極限片”演化而來的,但其本質與先前的首日封相仿,只是信封圖案采用“郵票未用稿”,不蓋北京戳而蓋郵票原地的郵政日戳,以求郵票圖案、郵戳地點和信封圖案三者最大限度的統一。編號為DJF—1的《鱘》極限封發行量為15萬套,公司售價4.50元。
在上述封類中,以首日封發行量最大,收藏者最多。我國自建國以來所發行的首日封可分為:
A.紀念郵票首日封1957年11月7日發行的紀44首日封,是新中國發行的第一套首日封,到1966年6月27日的紀119首日封止,共78套88枚。
B.特種郵票首日封1958年6月1日發行的特18《兒童》首日封,至1966年5月10日發行的特75《服務行業中的婦女》首日封止,共58套99枚。
C.普通郵票首日封1982年9月30日發行普22甲《祖國風光》(磷光)首日封至1989年3月10日發行普25《民居》首日封止,共4套21枚。
D.編號郵票首日封1972年9月2日發行編號45—48《第一屆亞洲乒乓球錦標賽》首日封,至編號95《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首日封,共10套11枚。
E.“J”字郵票首日封1974年5月15日發行J1《萬國郵聯成立100周年》首日封至1989年12月15日發行的J165《1990》。
除中國集郵總公司發行封類,各地方郵局或集郵公司也印制發行大量的首日封和其它紀念封。例如北京市郵票公司發行的首日封有“B—F.D.C”字樣。除特殊情況,地方發行的封類,投資價值不及中國集郵總公司的出品。大多數郵品投資者以投資票品為主,兼集封類。
有一些集郵愛好者自制首日封和紀念封,充分發揮個人想像力,妙趣橫生,存量很少,具有收藏價值,但是投資價值不大。
(3)片簡類。主要指各式明信片、郵簡等。片,有明信片、雙明信片、美術明信片、軍郵明信片、紀念明信片、免資明信片、首日片、國際明信片、風景明信片、極限明信片、賀年明信片、回執明信片等。簡有郵資郵簡、紀念郵簡、美術郵簡、航空郵簡等。
“硬版小型張”是近兩年郵市給郵資明信片下的客觀定語。一語道破了它走俏市場的天機。因郵資明信片總體印量偏低,與集藏需求有相當大的差額,而其廣泛的集郵信息題材又是專題集郵和郵政用品集郵不可或缺的,它體積大小適中,適合大宗交易,郵政的發展也造就了明信片業務的開拓和發展。
極限明信片(MC)是為配合某套郵票發行而專門設計印制的一種明信片,其圖案與郵票主圖案基本相同,并貼有該郵票,蓋銷與該郵票相關地點的郵政日戳。這種圖案、票、戳三者同一主題的明信片,稱極限明信片。1982年9月10日發行MC—1(益鳥)極限明信片,至1988年12月20日發行的MC—7《麋鹿》,共7套24枚。(MC是英文MaximumCard的縮寫。)
特種郵資明信片,從1996年下半年起,身價就節節拔高。尤其是冠、亞、季三龍頭哈爾濱冰雪風光、梅蘭芳、周信芳,一以題材熱門,二以數量稀缺,一舉成為收集者矚目的對象。哈爾濱冰雪風光是特種郵資封片中唯一的國畫片,乍看不打眼,其藝術魅力卻會逐漸顯露出來。梅、周二位是享譽全球的京劇藝術大師,TP2和TP3又以國粹京劇歷史劇為圖譜,“民族的即為世界的”,適合當代中外收藏者的口味勢在必然。一經走出國門,其收藏價值不言而喻。
1996年郵市出讓一小批郵資片,計有梅蘭芳2套、周信芳1套、哈爾濱冰雪2套、;甘肅風光1套、西湖風光1套。筆者以200元買下收藏。一年之后這批郵資片市價上升到480元。
有獎明信片兌獎片,近年明信片家族在郵市走紅,但其中有一族至今未引起藏家注意,這就是非售品的歷年中國郵政賀年(有獎)明信片的紀念獎兌獎片(以下簡稱兌獎片)。兌獎片從1992年無面值1套8枚花卉片起,到1995年豬片止,共發行4套,1996年紀念獎改為鼠國無面值紀念張,1997年又在牛張加印序號,成為一新系列。
兌獎片作為系列郵資憑證,則只有雞、狗、豬3種,按相關年份有獎明信片發行量的10%計,據郵政總局相關目錄,每種印量均在1200萬枚左右。這3套片均為5圖1套(兌獎時只按單枚兌付),計套各只有240萬的數量。兌獎發放按有關郵局的紀念獎兌付率平均數25%計,約兌出60萬套,考慮到不少郵局是拆零兌付,齊套數量極有可能還不足此數;兌獎之后剩余的兌獎片,因其成本已經攤入有獎明信片的售價中去了,按規定應予立即銷毀。這樣,官方掌握的兌獎片可說已是寥寥無幾了。這樣的存世數量,對收藏者和投資者來說意味著什么還用多說嗎?何況它還有幾點迷人之處未為人識呢?
一是面向公眾的非發售的郵資憑證,在新中國郵政歷史上唯此一例,因其是可以普遍購買的有獎明信片的獎品,有10%的高獲得率,又可作郵資憑證使用,這個“第一”在郵政史上具有特別的意義。因此兌獎片具有豐富的郵政性內涵和廣泛意義的集藏價值。
二是作為專題郵品的信息,兌獎片的生肖郵資圖以及背面分別為花鳥剪紙、清代名瓷、民間玩具的國粹圖案,不僅是國郵專題不可或缺的信息寶庫,也因民族性的強烈而為港澳臺地區和國外集郵者所喜愛。事實上,該品種也正是由外界的購求介入才開始在郵市小有市場的。
兌獎片(花片同價)目前市價每套在10元左右,片均2元,、價格遠未到位。為收藏,立即購入正在其時。
(4)戳類。主要是指郵政部門加蓋在郵票和郵件上的戳記。戳有郵政日戳、郵政通知戳、郵資已付戳、郵資機蓋戳、滾筒戳、掛號戳、回執戳、無著郵件戳、免資戳、信箱開出戳、欠資戳、退信戳、軍郵免資戳、火車郵局戳、輪船郵戳、紀念郵戳、郵票發行首日紀念郵戳、風景郵戳等。
一般的郵品投資者喜好投資新票、新封、新片,而不再重視郵戳。的確,一般的郵票被信銷或蓋銷之后,它的價值下降了。但是有些特殊情況下,郵戳使郵票或實寄封具有特殊的身份,成為珍貴郵品,使其身價陡升。
英國發行的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郵票實寄封在瑞士拍賣,以240萬美元創下了郵票拍賣價最高紀錄。集郵界都知道,郵品的珍與稀是密切相關的。單就郵票而言,黑便士的市場價格并不特別高,因為它留存下來的數量相當大。一枚黑便士信銷票充其量只值200美元,那么此件郵品為什么會拍賣到如此高價呢?原因是這枚黑便士連帶它的載體——信封,而且信封上的郵票蓋了1840年5月2日的郵戳,原來黑便士郵票的法定開始使用日期為1840年5月6日,而這枚郵票的郵戳卻提前了4天,改寫了世界郵票最早使用于1840年5月6日的歷史。是郵戳使這枚郵票成為世界孤品。
在我國,一枚貼有《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的實寄封在一次郵票拍賣會上竟以32000元成交,而一枚“一片紅”新票,當時價格是1萬多元,原因是這枚“一片紅”郵票上蓋有“1986年11月24日”的郵戳,比郵電部原定于11月25日發行的法定日期提前了一天。小小的郵戳贏得了2萬多元。更叫絕的是,僅僅是郵戳印記也能賣上好價錢。1988年廣州舉辦的一次郵票拍賣會上,9枚1949年九江市“郵資已付”的木戳,居然從150元叫價到2400元成交;貼有“西北科學考察團紀念郵票”的實寄封,因其蓋銷日期早于郵票的發行日期(1932年6月3日),參考價達5000~10000元。
正因如此,郵戳有“珍郵之母”、“珍郵靈魂”之稱?梢,郵戳在郵品中,它與封、票三足鼎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萬萬輕視不得的!
在購得新的郵品之后,將其一部分蓋上紀念戳,或在通過實寄獲得郵戳,有特殊的收藏價值和升值機會。
在集郵術語中,“郵戳”是指戳印而不是指戳具。集郵者所收集的“郵戳”是指郵政部門加蓋在郵件或郵政業務單據上的各種戳記。廣義的郵戳應包括郵政部門使用的各種戳印。
目前我們常見的郵戳有以下幾種:
、汆]政日戳。郵政部門在郵件和郵政業務單據上加蓋的表示收寄或投遞地點和時間的戳記。蓋在郵票上,又具有注銷郵票面值使之不能再次使用的作用。
②郵資總付戳。郵局在整寄整付或零寄整付而免貼郵票的郵件上,加蓋表示該郵件郵資付訖的郵政日戳。戳面無面值數額,刻有“郵資已付”字樣和日期及局名。這種郵戳有通用的,或分國內、國外、港澳等專用的,以及專供機要通信用的。
③紀念郵戳。是為紀念某一事件,帶有紀念文字和圖案的郵戳,并只限在紀念事件當天用來蓋銷郵票才被認為郵資已付。
、軐S绵]戳。是郵政部門特制并用于特定范圍的郵戳。如軍郵免費,火車、輪船戳等。
、蒿L景郵戳。是近幾年來隨著集郵事業和旅游熱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郵戳。在風景名勝所在地郵電局(所)使用,供銷票或旅游者要求蓋銷集郵紀念品上的郵票之用。此戳比普通日戳大,除有地名、日期外,還有簡單的風景圖案。
、迣S绵]政副戳。此戳記不產生蓋銷郵票,只是處理特殊郵政業務用的圖章,如投遞員工號戳、欠資戳、信箱開出戳、退件戳、印刷品戳、航空戳、特掛戳、匯款戳、紙包戳等等。
、哙]資機戳。是納付郵費的有效戳記之一,具有表示交付郵費數值和替代郵政日戳的作用。郵資機的廣泛推廣,勢必限制郵票的使用,使郵票發行數量與通信量的比例相對減少。對于將郵票機戳作為集郵對象的專門收藏者來說,是一個廣闊、有趣的收集領域。
從簡單的蓋銷郵件用的郵政日戳和表示郵資已付的郵戳,到具有各種功能的專用郵戳,五花八門的郵戳是集郵的主要對象之一,也是集郵學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目前,國際集郵界很重視戳、票、封三者結合,許多珍稀郵品也是由此三個基本要素組合而來的。
(5)郵政用品和史料。主要指郵政單據、航空簽條、掛號簽條、郵局代封券、特快專遞簽條、保價信函封志等,以及各種郵政資料、公文、新郵報道等。
郵政用品和史料,多屬于專業集郵家集藏的范疇,在郵市上比較少見,一般的投資者不感興趣,這里不作詳細介紹。
除了上述郵品,通過中國集郵總公司發行的郵品還有:
(一)折
(1)郵折(PZ)。為配合某套郵票發行而專門設計印制的一種附有郵票說明、貼有全套新郵票或蓋銷票的折子。從1960年6月1日發行特38《金魚》郵票郵折,至1984年2月16日發行的T92《兒童》郵票郵折,共42種。為方便集郵者系列收藏,從1986年1月5日發行的PZI《丙寅年》郵折起,開始重新編號,到1989年12月15日發行PZ—14《1990·北京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郵票郵折止,共14枚。(PZ取自漢語拼音Piao Zhe[票、折]的首字母。)
(2)年票折(PZN)。從1986年開始發行。折內插有全年郵票并有護郵袋及全年郵票目錄。特點是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從1985年始至1988年每年發行一本,編號從PZN—85至PZN—88,共4本。(PZN取自漢語拼音Piao Zhe Nian[票、折、年]的首字母。)
(3)外展郵折。是用郵折的形式表現外展封(WZ系列)的題材。PZW1《圣馬力諾郵票展覽》折有2種:其一,貼圣馬力諾兵馬俑小型張,我國兵馬俑郵票,制作25000個;其二,貼圣馬力諾23屆奧運會小型張,我國23屆奧運會郵票,制作15000個。2種共4萬個。PZW2《泰國郵票展覽》折,貼泰國加字小型張,制作10萬個。
(二)卡
圖卡(PTK)是近幾年開發的集郵新品種,內容多為紀念重大歷史事件、反映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等。主要特點是圖文并茂、票戳俱全。從1986年10月22日發行的PTK—1《紀念長征勝利五十周年》,至1989年10月1日發行PTK—4《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40周年》,共4套19枚。(PTK取自漢語拼音Piao Tu Ka[票、圖、卡」的首字母。)(三)冊
(1)紀念冊(PCJ)。為紀念國內外某一項重大活動而專門設計制作的一種郵品。1959年10月1日,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而發行的PCJ—1紀念冊,至1986年11月21日發行的PCJ—5《中國郵驛史展覽·吉隆坡》止,共發行5種。(PCJ取自漢語拼音Piac Ce Ji[票、冊、紀]的首字母。)
(2)實寄封冊(PCS)。1985年9月10日為紀念中國南極考察隊在南極洲建立長城站郵局而專門設計制作的一種冊子,將從南極長城站郵局寄給中國集郵總公司的實寄封插入冊內,編號為PCS—1。(PCS取自漢語拼音Pian Ce Shi[票、冊、實]的首字母。)
(3)年票冊(PCN)。即全年郵票冊。1984年開始編輯發行。冊內有全年郵票、中英文說明、每套郵票使用的紀念郵戳、圖樣、郵票發行資料等。(PCN取自漢語拼音Plan Ce Nian[票、冊、年]的首字母。)
各地區郵票公司和郵局印刷出售的郵品,層出不窮,不勝枚舉,有過多過濫之嫌,其中具有較大投資價值而值得成批吸入的并不多。
|
上一篇:磁卡——這個嶄新版塊將笑傲于二十一世紀收藏 |
下一篇:收藏年冊應更重文化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