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中國參加奧運會徽章 |
發布日期:08-04-02 11:07: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來源:收藏快報 貴州周繼厚 1924年第八屆奧運會在法國巴黎舉辦,中國有3名自行去參賽的網球選手,參加了這屆奧運會的網球表演比賽,中國人首次出現在奧運會賽場上。1928年第九屆奧運會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中國派了觀察員宋如海出席,這是中國首次正式派員參與奧運會。1932年7月,第十屆奧運會在美國洛杉磯召開,參加這次比賽的有來自37個國家的1048名運動員。中國代表團共6人,但運動員僅劉長春一人。由于25天的長途跋涉,他的體力和運動能力都下降了很多,未能進入復賽,但劉長春開創了中國參加奧運會正式比賽的歷史。當年美國制作的紀念章,銅質鎏銀,橢圓造型,正面繪有本次奧運會主體育場外景,刻有英文“LOS ANGELES,1932,VSAOLYMPICTEAM”,以及奧運會五環標志,而背面則有中國國名“CHINA”英文。第一次將中國國名刻在了奧運會紀念章上。 1936年8月,第十一屆奧運會在德國柏林召開,中國共派出69名運動員(男67人,女2人)參加了田徑、游泳、舉重、拳擊、自行車、籃球和足球6個大項的比賽,除符保盧一人通過撐桿跳高及格賽(決賽中也被淘汰)外,其余均未進入復賽。另外還派了一個武術表演隊和一個體育考察團。中國運動員盡管在正式競賽項目中戰績不佳,但武術表演卻令西方人看得發呆,特別是雙人對練深受觀眾歡迎。當時,民國政府是以“中華代表團”名稱派遣代表團前往德國柏林參加比賽,而稱呼是“參加第十一屆世界運動會”,與現在的稱呼不同,但都是指參加奧運會。中華代表團成員出發前,每人胸前都佩帶著一枚證章,銅質,長方形,紅白底色,左上方繪有民國國旗,底邊鑄有“第十一屆世界運動會中華代表團”銘文,背面刻有“30”編號,這與中華代表團不到百人的數字是吻合的。 |
上一篇:鮮為人知的新中國第一枚貴金屬紀念章 |
下一篇:直徑:100毫米 觀音大銅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