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世博機遇集聚國際化人才 |
發布日期:08-11-26 09:38:09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辦好世博會是對上海在挑戰面前捕捉機遇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次全面檢驗。國際化素質高、專業性強是對世博人才的共性要求,但目前上海的人才隊伍,恰恰存在國際化人才數量短缺、高端國際化人才引進困難等問題。隨著籌辦工作不斷深入,需要大量專業人才及時到位,人才培養和人才集聚已迫在眉睫。
辦好世博會是上海從現在直到2010年的一件大事,是促進上海平穩較快發展的動力,也是對上海在挑戰面前捕捉機遇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次全面檢驗。眼下,上海世博會正加緊籌備,希望辦成各方展示成果、交流經驗、學習知識的平臺,共同探討怎樣把城市建設得更和諧、更符合科學發展要求,讓大家看到未來城市發展的方向。
世博所需人才缺口大 現僅能滿足三分之一
世博會的各項功能建設和活動開展,需要集聚大批各領域各專業各層次的人才協同合作。國際知名的畢博管理咨詢公司對本市各方千余人所做的世博會人才培訓調查顯示:上海世博會所需人才結構呈旋渦型。會展運作人才是旋渦型結構的核心,其中會展、語言、公關、會展營運服務等人才,是專業性最強、需求數量最大的部分。旋渦型結構的中層即拉動部分,是會展輔助人才,包括廣告、法律咨詢、物流、宣傳等人才,需求量中等。旋渦型結構的外圍即邊緣部分,是會展支援人才,包括工程技術、貿易、金融投資等人才,需求量較小。
國際化素質高、專業性強是對世博人才的共性要求,包括擁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慣例,具備對國際信息進行快速反應處理的能力,當然還有外語運用能力。但目前上海的人才隊伍,恰恰存在國際化人才數量短缺、高端國際化人才引進困難等問題。
據有關方面估計,上海世博會需要2000人左右的組織和管理團隊,3萬左右的直接服務者,20萬左右的志愿者,總人數在25萬左右。上海世博會所需人才的缺口很大,現有人才僅能滿足三分之一的需要;規劃設計人才、項目管理人才、高級公共關系人才、精通國際商務的專門人才、法律人才、超大型項目組織人才等都是最緊缺的。如世博會急需具有一定經驗的會展高級項目經理,而目前上海的擁有量不足50人;最缺乏的還有具有大型會展整體運作經驗、富有操作技能的國際會展專業人才,具有國際任職資格、能用英語與其他國家政府、機構等訂立正規法律文書的涉外法律人才以及高級同聲傳譯人才、少數語種翻譯人才等。
塑造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高素質、專業化、國際化世博人才隊伍,是成功舉辦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隨著籌辦工作不斷深入,需要大量專業人才及時到位,人才培養和人才集聚已迫在眉睫。
面向全球攬才尋智 設“世博會人才獎”
一要加快世博人才培訓。積極吸引境外具備國際資質的培訓機構,充分整合各類培訓資源,健全世博緊缺人才培訓項目,形成多層次、外向型、廣覆蓋的培訓網絡體系。建立與國際接軌的世博專門人才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強化“世博人才”品牌管理,注重帶動現代服務業等相關人才的培養開發;選送世博相關領域人才赴海外世博會舉辦城市實地考察調研和實踐培訓,加強世博人才國際通用業務素質和國際化專業才能素養的培訓力度。
二要面向全球攬才尋智。以世博品牌運作為主線,以世博重大項目為載體,通過購買服務引進海外優秀科研、管理團隊。加強與國外專業人才咨詢機構的合作,組建國際高級人才“獵頭”隊伍,公開向全球招募一批高級專業人才。
三要建立完善的世博人才服務平臺體系。建立國內外高資質中介機構聚集的專業服務園區,構筑高水平、廣輻射的世博人才服務平臺,實現服務流程規范化、服務手段市場化、服務水平國際化、服務項目個性化和服務機構專業化,以優質高效的服務集聚優秀世博人才。設立“世博會人才獎”,對作出突出貢獻的世博人才給予重獎。建立世博高級人才和重要人才補充保險制度和政府投保制度。
四要做好世博志愿者隊伍發展工作。建立完善世博志愿者遴選招錄機制,在學校、政府、企事業單位、社區組建和發展志愿者隊伍。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做好世博志愿者和社會參與者培訓的組織工作,鼓勵廣大志愿者根據世博會需求自我設計、自我發展、自我培養。
世博會是全球智力碰撞、交流的國際盛會。世博會的成功舉辦將能增強上海對世界優秀人才和智力的有效集聚和利用,為提升上海人才的分布密度、素質水準、結構對應、流動活力和產出效率帶來機遇;而世博會國際化的運作要求、高水準的組織管理、最廣泛的國際參與度,為上海人才國際化提供了國際參照,將促使上海在更大的范圍、更廣的領域和更高的層次上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與合作,可望加速推進上海人才國際化建設進程,增強上海人才隊伍的整體優勢。
(作者徐堅成:為上海公共行政與人力資源研究所人力資源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 |
上一篇:丁薛祥帶隊對上海世博局開展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專項檢查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