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世博進行時》:留存城市建筑的歷史 |
發布日期:08-11-12 09:01:58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研究,為什么會是用這種方式留下來。
主持人:對,您剛才從建筑的角度說到了我們中國比較傳統的一些建筑的形式,然后又涉及到了一些比較獨特的文化。其實說到都江堰的工程,因為我上個月剛剛從西班牙薩拉戈薩世博會回來,在薩拉戈薩世博會的中國館的展區,就展出了都江堰的工程。因為它這次是水的主題,那和水有關系,我覺得也是有著水利、建筑等等相關系的。您剛才也在說我們獨特的木結構,我聽下來有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獨特的木結構的建筑,它存留的歷史能夠很悠久嗎?或者說它能夠經歷很多各種各樣天災的考驗嗎?就是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也涉及到一個對它保護的問題? 阮儀三:對。這當中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我們中國人崇尚自然,我們講究天人合一、萬物自然。所以中國人選擇的建筑材料也是非常生態的,木頭、磚頭、石頭,都是采自自然。而且采自自然以后,不最大限度改變它的特性,直接把它拿來運用,所以形成了中國木構體系為主的建筑體系。當然,木材它容易腐爛。 主持人:這是我想提的一個問題,第一是腐爛,第二是蟲子,等等。 阮儀三:它會腐爛,特別我們東亞地區還會有蟲子,會蛀掉。歐洲的蟲子比較少,我們中國,包括日本的蟲子比較多。但是自古以來,人們積累了逐步逐步的經驗來對付它。比如說,木材就要常修,常修常新。像我自己家里,我住在蘇州,我蘇州的房子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十年八年就要翻修了,然后到三五十年基本上要把它整體翻修。也就是說,我們要經常注意這種問題。 我們到歐洲去看,歐洲現在留下很多歷史的城市、歷史的街區、歷史的地段、歷史的建筑都很好、都很漂亮。 主持人:對,都在使用著。 阮儀三:你到巴黎去看,巴黎整個100萬的居民,住在1萬平方公里的城區里面,基本上都是老房子,都是十八世紀、十九世紀,以及最早早到十四、十五世紀,它都很完整的留下來,但是很清楚,你看它都是修過的,而且它也是不斷地修。 再從德國來說,它就修得很嚴格,它的法令很嚴格。 主持人:它有相關的法律? 阮儀三:它沿街的房子,假如你是用油漆方式的,就是木頭門面的話,那就需要經常油漆,它規定七年至少要重新漆一遍,因為七年油漆就要剝落了,就退化了,那就要重修。你不修,政府就來幫你修;但這是你的房子,政府修了就問你要錢;你不出錢我自有辦法,因為國外都有銀行存款,我就給你扣掉;你說你不讓扣,它就有一條法律可以行使,你違反了公眾的利益, |
上一篇:BIE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