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舊工業“風骨”搭建藝術秀場 中南美洲聯合館先睹記 |
一提起中南美洲,桑巴舞、探戈舞、倫巴……遙遠大陸數不清的舞蹈品種會讓你眼花繚亂。幸運的是,二○一○年,您不出家門便可在中南美洲聯合館寬敞的門前廣場上,盡情“沐浴”在拉丁美洲長歌勁舞的海洋里。
中南美洲館二層平面臺階處,站在這里,滄桑與現代沖撞得澎湃而溫暖
看起來不像展館?你可就錯了,這里的使用面積以萬為單位 原上鋼三廠舊改新設計
中南美洲各國普遍以入駐展覽舉辦方提供租賃館、聯合館的形式參與上海世博會。
巴西、阿根廷等使用租賃館,其他眾多中南美洲國家明年5月1日前都會齊聚中南美洲館這個使用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的超大空間內,盡情演繹數十個拉美國家的鄉風民俗的迷人風采、社會經濟的驕人成就。
入駐這里的參展者也許不知道,體量龐大的中南美洲館前身就是上鋼三廠厚板車間,上世紀末典型的工業建筑,但是,數次來到這里,我們每次都被深深地震撼!陽光下,呈醬灰色的高大立柱整整齊齊一溜排過去,單調但每次都讓我不忍離去:赤紅的鋼板溜出軋機是怎樣的壯觀景象?當年在這里忙碌的工人兄弟現在在哪?抬頭久久凝望湛藍而靜默的天空,再看看門楣上,分明寫著“中南美洲聯合館”……舊舊的鋼架上,生命的綠色依然生機勃勃。
館內居中綠色的立柱就是上鋼三廠的原物
紅紅的中南美洲建筑東頭讓中南美館平添了許多喜慶元素
稍遠看中南美館就是這幅樸素模樣
冬日暖陽里的展館外景 原厚板車間創意變身
工業巨構建筑與傳統民居差距巨大,其高度、長度、結構形式……說是怪物也不顯“囧”;大量金屬板材的銹蝕、腐壞,混凝土柱的破損……陳劍秋等設計者立刻有了給建筑變“魔術”的沖動。
如何讓輝煌歷史的記憶活在所有到場者的眼里、心里?我們在現場看到了,粗粗大大、不修邊幅的老柱子、老鋼架立面硬是裝進去一座同樣高大的“新房子”:玻璃、彩鋼板,很時髦的灰色,陽光下是那樣的安靜、雅潔,有時迎著陽光還泛著迷離的紫羅蘭色,于是中南美洲館平添了一份神秘。
領著我們參觀的鄭鴻志說,設計團隊采用的是保存、改建、新建策略,對老建筑進行再生設計。
看來,這種做法效果很好。
再生的建筑視覺很美
反反復復地跑上跑下,寬敞的鋼構樓梯被鞋子砸得“嗵嗵”響,樓梯也是20年前的物件。
新生的老鋼廠,里面安安靜靜,外面不由分說的“彪悍”;里面是潤潔,外面是粗獷;里面是靜靜的高貴,外面是笨笨地老土著、翹著撅著……可是,外面的鋼筋鐵骨包著里面的光滑細潔、柔媚千轉竟是如此地協調,一點也不讓人覺得唐突,不由分說讓我們想起護犢的老牛,油然而生的安全感、美感塞滿胸腔——藍藍的天穹下,酣暢而清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