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館:“生活墻”打造未來居家環境 |
發布日期:10-04-29 09:12:3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 |
進入日本館就可看到環繞頭頂的中日古文化交流影像
世博網4月28日消息:你熟悉朱鹮這種動物嗎?如果不熟悉,參觀過日本館后,就會對這種飛鳥留下深刻印象。日前,記者走進日本館,領略了日本的多種高新科技。未來家庭的大型“生活墻”、具有超望遠功能的“萬能相機”、會拉小提琴的機器人……這些前沿科技成果在展示中,為游客講述一個朱鹮的故事,將環保理念和中日友好植入人心。
“紫蠶島”皮膚能發電
在世博園A片區,日本館十分奪人眼球。外形通體紫色的大型建筑,頂上有三根突起的觸角。這個名為“紫蠶島”的建筑,表面用了一種叫ETFE的薄膜材料,具有最大程度的透光性,薄膜內部包裹著非晶體太陽能電池,使“蠶寶寶”的表皮能利用太陽能發電。
那三根突起的觸角和弧形表面三個凹進去的“鼻孔”都具有“呼吸”功能,被稱為“循環呼吸柱”。通過這些呼吸柱和鼻孔,外部光線能進入建筑,實現日本館中央部分室內空間的自然采光。下雨時,呼吸柱會自動蓄水,并將匯集到雨水從屋頂灑落,不但清潔屋頂,還能降低室內溫度。除引入光和水,循環呼吸柱還能把外部的風引入并冷卻,送入館內,從而降低室內的空調負荷。
地板、窗戶成小小發電機
在日本館公關部負責人上草美紀女士的帶領下,記者走進 “紫蠶島”。整個日本館由展區、暖場表演、主題表演三部分組成。在第二展區中,你會看到實現“零排放城市”所需要的20余項環境技術,包括發電地板、發電窗、混合動力汽車等。
發電地板是個體驗項目,游客可在那里踏上幾腳,也可蹦跳幾次,前方的電子屏幕上顯示出發電數值。這塊電子屏幕還會顯示世博會期間,游客在這塊地板上的發電總量。據介紹,這種地板由面積50平方厘米的“發電瓷磚”組成,能把壓力轉化成能量,每踩一下就會發出0.1瓦特電,點亮周圍50至100個發光二極管燈泡。如果把發電地板安裝在辦公室或居民樓里,就能利用人們的踩踏來為室內照明供電。
不但地板能發電,窗戶也成了小小發電機。日本館展示的貼有透明薄型太陽電池的窗玻璃,兼具發電和透光功能,拓展了太陽能電池在建筑上的應用范圍。
機器人會拉小提琴
離開展區,走進暖場表演的展示廳。在那里,你會領略未來電子產品和機器人給生活帶來的樂趣。
暖場表演首先向觀眾講述一個保護朱鹮的真實故事:中日兩國科學家通力合作,讓朱鹮這種幾近滅絕的鳥類在兩國得到繁衍。隨后,以朱鹮為線索的未來生活展示開始了。在未來的家庭中,客廳墻壁將成為融電視、電話、音響等于一體的多媒體“生活墻”。整面“生活墻”像是一個超大觸摸式屏幕,用手點擊墻上的電視機圖標,就能看高清電視;點擊墻上的電話圖標,就能打視頻電話;你還能讓墻上出現風景照片,打造最宜人的居家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