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經濟:不僅僅體現在數字上 |
“7000萬人次”——這一預計的世博參觀人數每經提及,都會使人對即將開幕的上海世博會的“錢景”怦然心動。實際上,上海世博會帶來的“經濟機遇”更在這一數字之外,其對產業結構調整的促動、對區域經濟的輻射,都足堪期待。
“7000萬人次”的蛋糕有多大?
“今年以來,預定在5月-10月期間游上海的人數跨越式增加,僅3月預訂量就是2月的4倍,其中5月1日至3日的預訂團隊已經全部滿員!” 上海中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勇說,大量游客不滿足一日游,而選擇三日游、五日游。
隨著世博會的日益臨近,劉勇們這種“幸福的煩惱”感越來越強烈、越來越普遍。通過國際類比和測算分析,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客流量可達7000萬人次。這將是多大的“蛋糕”?
據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測算,即便7000萬參觀人次中有30%為本地人,外來客流量也達4900萬人次,按上海黃金周游客人均760元的日消費測算,若世博客流平均停留3天,可帶來1117億元的新增消費。這相當于2008年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5%。這還沒考慮世博參會人員的消費檔次可能會高于普通游客。
而上海財經大學世博經濟研究院院長陳信康則介紹,根據聯合國編制的“旅游衛星賬戶”和上海的實際,1名世博會的參觀者對旅游、酒店、交通、通信、餐飲等13個產業有推動作用。根據這13個產業的產出效應,在上海世博會舉辦的半年時間里,如游客數量達到預計中的7000萬人次,依照相關產業的乘數效應,直接收入可近800億元人民幣。
從兩個維度看上海世博會的“拉升效應”
如約而至的世博會與世界正在為走出金融危機困境付出的艱辛努力,以及國內日漸深入的產業結構調整,堪稱一次“美麗的邂逅”。
“預定5月來上海旅游的人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多,已達到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眲⒂抡f,“借助上海世博會,國內旅游業有望走出困境。”
陳信康“引史為鑒”:“并不夸張地說,美國芝加哥就是借助世博會實現經濟復蘇的!1929年起,世界經歷了一次長達數年的經濟大衰退。1933年,美國芝加哥舉辦世博會的時候,全球經濟仍未走出低谷,但世博會給經濟復蘇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芝加哥世博會的會期一再延長,持續近一年之久,共吸引了近2300萬人次參觀者,直接和間接提供了近10萬個就業機會。這屆世博會被認為是“在危機中看到希望”的世博會。
上海世博會組委會副主任委員、執委會執行主任、中國貿促會會長萬季飛算過一筆賬,展覽業對相關產業的經濟拉動系數為1:9,籌備期間,世博經濟每年對上海GDP增長的拉動約為2%,在舉辦之年,世博會對上海GDP增長的拉動可達5%,對長三角地區投資的拉動將超過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