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兩岸進一步融合的助推器 |
發布日期:09-02-25 09:24:3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網 作者:趙會可 |
排除部分旅游者分流到臺北。即使350萬境外旅游者中有1/10順訪臺灣,也將給臺帶來35萬游客,收益相當可觀。
三是鼓勵臺資企業借機擴大投資大陸。臺灣盡快簽署綜合性經濟協議,臺灣企業也應該以廣闊內陸為腹地,把握大陸經濟脈動,自動融入大陸產業鏈整合,提升產業知名度和市場份額。一些臺資企業,如味全、南僑、特力、麗嬰房、統一超、宇達電通等,積極借世博之機搶灘大陸,已經邁出一大步。 四是借鑒大陸文化創意、文博產業經驗,提升臺灣創意產業。 結語 150余年前,中國第一次參加世博會,開始了與近代工業文明的對話。130余年前,清政府拆掉外國人在上海修建的中國第一條鐵路,把鐵軌和車輛運到臺灣,修建了臺灣史上的第一條鐵路。這是上海與臺灣在近代工業文明語境下的一次聯結。2010年,臺北市設計建造的城市生活館將聳立于黃浦江畔,向上海展示其獨有的魅力。這是臺灣與上海在現代文明語境中的另一次對話。人們希望,兩岸能夠延續和深化這種對話,擴大經濟交流和人員往來,深化各領域的合作,繼續營造兩岸和解氣氛,鞏固當前良好勢頭。套用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人們期望世博會,能讓兩岸更密切。 舞臺已經搭好,大幕即將拉開,氣氛一片祥和,兩岸有義務合演一出增進理解、促進合作、深化交流、為民興利的大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