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作世博主人 同展中國風采 |
發布日期:09-05-04 08:57:4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 |
—— 全國各省區市積極支持、參與上海世博會紀實 1851年,在英國倫敦舉辦的首屆世博會上,中國商人徐榮村以12包湖州蠶絲參展并獲獎,最早在世博會歷史上留下了中國商品的美名。時隔158年,鄰近上海的浙江湖州,正在積極行動,讓“湖絲”走上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簡稱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展臺,讓湖州全面接軌上海。 在湖南長沙的千年學府岳麓書院,近日開講的“環境與城市發展”論壇,結合“長株潭”城市群長遠規劃與建設,推廣可持續的城市發展理念,拉開了上海世博會國內專題論壇的序幕。 在“世界屋脊”西藏,一批長期從事藏學以及藏族傳統建筑、曲藝、民俗研究的藏漢專家,正在把西藏民主改革50年來城市生活變遷和民族文化保護的最新進展,寫進《西藏參與上海世博會主題陳述方案》…… 距離上海世博會開幕還有一周年之際,一個“共作世博主人、同展中國風采”的行動正在中國大地掀起。全國各省區市通過共同搭建世博會舞臺,展現出中華民族文明進步開放的新形象。 5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上海世博會倒計時一周年暨計時牌啟動儀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指出,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屬于上海,也屬于中國。把上海世博會辦成一次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是中國政府和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 全國辦博: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 早在2000年8月,國內統計部門在全國50個城市開展的民意調查表明:94.4%的人支持中國申辦世博會,92.6%的人認為中國有能力舉辦世博會。同期蓋洛普公司的調查也表明,中國民眾和上海民眾對中國申辦世博會的支持率分別高達90%和93%。13億中國人民發自內心的支持,成為當年打動國際社會、推動申博成功的重要因素和強大動力。 2007年9月,上海世博會國內參展工作正式啟動。世博會組委會決定,在世博會中國展區內設立省區市館,為國內31個省區市免費提供室內展示場地,各省區市結合各自特色資源與城市發展特點, 在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下,自行策劃和布展。 參與中國展區展示,是各省區市參與上海世博會的核心內容之一。除了實物展覽外,世博會的城市最佳實踐區、網上世博會、企業館以及世博會期間的各類論壇、約2萬場文化演藝活動,也是各省區市參與上海世博會的重要途徑。圍繞上海世博會預計吸引7000萬人次參觀者的目標,相關的票務推廣銷售、觀眾組織、游客接待以及開發全國性的“世博之旅”項目,借世博會帶動全國旅游產業騰飛,也是各省區市與世博會組織者的合作內容。 為發動所有省區市、特別是西部地區參與世博會,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的向心力,上海世博會組委會還專門制定支持措施,向西部12個省區市各提供400萬元的專項支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上海世博會組織委員會第一副主任委員、上海世博會執委會主任俞正聲強調,世博會是國家項目,上海作為承辦地,要堅持開門辦博、開放辦博,努力搭建平臺,放大世博效應。要通過“機遇共抓、資源共享、主題共繹、活動共辦、聲勢共造”,與全國兄弟省區市一起,共同當好世博會東道主。 上海世博會的申辦、籌辦工作,可謂自始至終“集中力量辦大事”,是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生動體現。當前,隨著以中國館、主題館、演藝中心為代表的一批世博會永久性場館“走出”圖畫、變成現實,全國共同辦博有了更明確、堅實的載體,弘揚民族文化、傳承世界文明的辦博理念開始具體付諸實施。 和而不同:世博會成中華文化“百花園” 在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記者看到了一張各省區市參與世博會的最新進展表,幾乎每個省份展示方案的主題都讓人眼前一亮、怦然心動: 北方:天津是“造城神話”,山西是“人說山西好風光”,遼寧是“鋼韻海律唱和諧”,黑龍江是“冰雪讓我們與眾不同”,山東是“齊魯青未了”,河南是“博華夏城市之源,覽中原文明風采”,陜西是“人文長安之旅”,甘肅是“絲路·城歌”; 南方:江蘇是“花好月圓”,安徽是“無徽不成鎮”,廣東是“中國實驗室”,重慶是“山地森林城市”,四川是“水潤天府,生命之舟”,湖南是“中國桃花源”,湖北是“江湖連通,城市公園”; 民族自治區及多民族省份:內蒙古是“綠色家園”,新疆是“古道新城”,寧夏是“塞上江南”,廣西是“城市在感動中成長”,青海是“三江之源,大美青海”,貴州是“醉美貴州,避暑天堂”,云南是“七彩云南,和諧城鄉”…… 上海世博局主題演繹部部長季路德認為,中國國家館展示主題是“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這一“智慧”是指對中華民族發展具有關鍵作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