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昨天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16位委員就辦好上海世博會等問題作大會發言。
同日,政協舉行中外記者會,全國政協常委、上海世博會組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貿促會會長萬季飛,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副主任周漢民,民盟中央委員、浙江省副主委、寧波市副市長成岳沖,陽光媒體集團、陽光文化基金會董事局主席楊瀾4位委員就世博會籌辦進展情況回答提問。
危機影響
籌備順利 金融危機影響有限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之下,上海世博會是否會受到較大的影響,成為記者們首先關心的問題。萬季飛表示,金融危機對上海世博會有影響,但是影響有限,不會影響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辦。
萬季飛解釋說,從世博園的建設來看,上海世博會的建設有利于上海市的城市改造,也有利于上海市的產業結構調整。上海世博園區建設的資金大部分都投入了公共設施,像演藝中心、“一軸四館”、會展設施、服務設施等等,而其他也都投向了基礎設施和居民的、工廠的搬遷,這些舉措都是有利于上海可持續性發展的。“世博園今后將成為旅游的勝地、會展的中心、國際文化交流的中心,我想這也是保增長、擴大內需、調整結構的一個重要舉措。”萬季飛表示,如果說上個世紀90年代浦東的開發振興了上海的經濟,拉動了長江三角洲的發展,在全國產生效應的話,上海世博園的建設也將再次振興上海的經濟。“世博園區是上海的第二個浦東,也是我們國家的第二個浦東。”萬季飛說。
而從各個國家參展的情況來看,萬季飛透露,大多數國家還是沒有受到影響的,只有個別參展國由于財政投入的減少,經費籌措有困難,可能影響到展館建設的規模或開工的時間。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參展國和參展方提出退展。由于種種原因,即便是有退展的,也會表示理解。
從參加展覽的觀眾來看,萬季飛表示,上海世博會估計有7000萬觀眾,這些觀眾95%以上都是來自國內,而且大部分都是來自長江三角洲。因此即使是海外參觀者有所減少,但是對于世博會的參觀人數來講,不會有任何影響。
萬季飛同時表示,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北京奧運會一樣,是中國在21世紀初舉辦的又一次國際盛會。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籌辦工作進展順利。“我們希望真正做到舉全國之力、集世界智慧來辦世博會。”
“世博會是一個全球性的、規模很大的綜合性博覽會,它需要巨大的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的支撐,需要中國各地、特別是舉辦地周邊城市有力配合。”成岳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