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后市仍“暗淡” |
前期資金大量流入商品市場,刺激金屬價格強勁反彈,隨著政策利好的逐漸消化,金屬價格也陷入振蕩盤整中。 國內金屬期貨價格強于外盤 截至昨日,倫敦鋅報1400.5美元,一周下跌9.6%,銅和鋁分別下跌10.1%和2.1%,報4310.4美元和1446.5美元,國內金屬價格也同樣延續跌勢,銅主力合約0908一周下跌1.33%,收報34980元,鋁主力合約0907一周下跌1.13%,報收12740元,鋅主力合約0907下跌10.86%,報收12110元。 廣晟期貨認為,前期金屬價格上漲一方面在于資金的大量涌入,另一方面,庫存持續減少也為銅價提供了支撐,而國內政策方面利好頻傳,有色金屬振興規劃、直購電試點計劃及國家和地方收儲行動使得國內金屬期貨價格強于外盤。 “不過,宏觀經濟面沒有全面復蘇之前,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的動力是不足的。”廣晟期貨一位分析師表示,國內一季度GDP數據和美國失業人數等經濟數據差于預期,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周三也表示,全球經濟衰退正在加劇,并下調了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預期,表示今年全球將出現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下滑。 有色金屬價格下周或振蕩下行 根據世界金屬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球銅、鋁、鋅市場供應分別過剩11.2萬噸、42.5萬噸和11.7萬噸,而有色金屬的消費需求要在短時間較難提振。前段時間國內外銅鋁價格出現的價差令貿易商加大進口力度,生產方面,隨著有色金屬行業進入傳統的消費旺季,銅冶煉行業的開工率逐漸回升,產能也逐漸開啟。 上述分析師表示,國外金屬受黯淡經濟數據的沖擊,仍將會向下尋求支撐,而國內市場在逐漸消化政策利好以后,價格仍會由基本供需面來主導,產能恢復和進口貨物大量到港會影響金屬價格復蘇的進度,對金屬價格形成新的打壓,因此下周有色金屬價格會繼續振蕩下行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