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第二套人民幣 |
發布日期:08-12-02 09:10:19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伊犁新聞網
在前不久州收藏協會舉辦的首屆收藏展中,11種面值的第二套人民幣引起了較多人的關注,它的收藏者李高明向記者講述了其來之不易的收藏過程及這套人民幣的珍貴價值所在。 圖為:李高明收藏的10元紙幣。 李高明介紹,第二套人民幣是在第一套人民幣的基礎上于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的。當時已消除戰爭給國民經濟帶來的影響,工農業生產迅速恢復和發展,商品經濟日益活躍,市場物價穩定。國家商品庫存、黃金儲備也連年增加,貨幣制度相應鞏固和健全。但是,由于解放前連續多年的通貨膨脹遺留的影響沒有完全消除,第一套人民幣的面額較大(最大為5萬元),而且單位價值較低,在流通和計算時,以萬元為單位,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給人民生活帶來很多不便。另外,由于受當時物質條件和技術條件的限制,第一套人民幣的紙張質量較差,券別種類繁多(62種),文字說明單一,票面破損較嚴重。為了改變第一套人民幣面額過大等不足,提高印制質量,進一步健全我國貨幣制度,1955年2月21日國務院發布命令,決定由中國人民銀行自1955年3月1日起發行第二套人民幣,收回第一套人民幣。 當時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共10種,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元。1957年12月1日又發行10元1種。同時,為便于流通,國務院發布命令,自1957年12月1日起發行1分、2分、5分三種硬幣,與紙分幣等值流通。后來,對1元紙幣和5元紙幣的圖案、花紋又分別進行了調整和更換顏色,于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別發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使第二套人民幣的版別分別由開始公布的11種增加到16種。1964年4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關于收回三種人民幣票券的通告》,決定從1964年4月15日開始限期收回前蘇聯代印的1953年版的3元、5元和10元紙幣,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兌和流通使用。 李高明告訴記者,第二套人民幣主景圖案內容體現了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風貌,表現了中國共產黨革命的戰斗歷程和各族人民大團結的主題思想。鈔票式樣打破了原有固定的四邊框形式,采用了左右花紋對稱的新規格;票面尺幅按面額大小分檔次遞增;整個圖案、花邊、花紋線條鮮明,精密、美觀、活潑,具有民族風格。在這套人民幣中,10元面值的幣種最為珍貴,它是我國人民幣發行史上最大規格的票券,長210毫米,寬85毫米。因其四周特別是左邊有較寬白邊,俗稱“大白邊”。李高明手里的一張10元人民幣就是“大白邊”,是他在阿克蘇市收來的。李高明說:“那是2002年,我在阿克蘇市收購一些藏品時,聽朋友說有一位維吾爾族老漢手中有不少老紙幣,就慕名前往。結果老人當時還不在,等了三天,才從他手中收了幾十張紙幣,其中最有價值的就是這張10元紙幣。” 目前,這套人民幣在市面上價值15萬元左右,曾有人出高價想從李高明手中收購這套人民幣,但因為是自己喜愛的藏品,李高明并不想轉讓。據他介紹,在伊犁能夠完整收藏這套人民幣的也不過二三人。記者 王志華 |
上一篇:“珍稀”紙幣價值達千元?倒賣一張保你能賺百元!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