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小樣幣身價上百萬 |
1981年出土文物青銅器0.5盎司金幣銅樣幣 1983年1克馬可波羅金幣銅樣 最小樣幣創新中國銅質樣幣拍賣世界紀錄 文、圖 記者郭曉昊、林琳 鑒定 本期鑒定者:上海金融學院融理當代金銀幣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黃瑞勇 讀者:請專家幫我鑒定一下,這枚錢幣的真假和年代,是否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謝謝。 鑒定:這是枚樣幣。1981年在發行我國第1套出土文物金幣時,為了宣傳和推廣這套錢幣,相關錢幣制造部門用原模制作了一批和出土文物金幣一樣的銅質紀念幣,分贈給銷售業績好的經銷商和部分客戶。當時的價格并不高,但現在已經成為“有故事”的錢幣了。 大家上街買衣服時,總想試穿樣品買新品,而商家的新品售罄后,往往將樣品打折出手。但這個規律在“物以稀為貴”的錢幣市場似乎有些行不通。在本月中旬舉行的上海東方國拍錢幣專場上,一對堪稱孤品的1983年1克馬可波羅金幣銅樣和2克馬可波羅銀幣鋁樣作為新中國最小的樣幣,成交價達到了驚人的286萬元人民幣(含傭金),創新中國銅質樣幣拍賣世界紀錄。 樣幣在錢幣收藏中最珍稀 樣幣是錢幣收藏中最頂尖、最珍稀的品種,是很多錢幣收藏者夢寐以求的藏品。據上海金融學院融理當代金銀幣文化研究所所長黃瑞勇教授介紹,新中國貴金屬樣幣大致分以下幾類:純送審樣幣、新工藝樣幣、未發行幣、用普通金屬代替貴金屬出樣之幣、與普通幣邊齒或編號不同之樣幣、標準樣幣等等。上世紀80年代沈陽造幣廠曾送審的一些樣幣之正面會出現“樣幣”二字,其作用和正面同樣印有“樣幣”二字的流通紀念幣樣幣相似。據悉,在貴金屬紀念幣的設計生產中,也有一些樣幣,其中的極少部分也已流入錢幣市場。據業內人士介紹,它使用的鑄造模具與發行的銀幣完全一致,只是材質不同,應該是一枚發行前用于審批的樣幣。據說受當時條件限制,不少貴金屬紀念幣的樣幣都是用其他合金材料替代。 “這枚1983年1克馬可波羅金幣銅樣和2克馬可波羅銀幣鋁樣,目前所知均為孤品,也是中國最小樣幣。該對幣正面均有‘樣幣’二字,背面為馬可波羅頭像。中國金幣之父朱純德生前在該對樣幣照片上背書簽名。該對幣曾現于克勞斯世界錢幣目錄,現已由美國NGC公司評級,作為精品中的精品才拍出如此天價”。 樣幣板塊歷來屬“高帥富” 樣幣板塊在錢幣市場中一直獨樹一幟,行情居高不下。2009年時,一枚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紀念銅質樣幣從底價100元起拍,最后竟然以20萬元成交。 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