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幣市場是否又將經歷寒冬 |
發布日期:12-12-23 09:16:3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金融博覽·財富 作者:鐵馬王子 |
回顧金銀幣市場的幾次牛市行情,黃金價格的不斷上漲始終是支撐金銀幣市場行情的一個重要因素。1999年,國際黃金價格從250 美元起步,至2003 年的450 美元左右,從而催生了2002年至2003年的金銀幣市場行情。經過2年左右時間的震蕩調整后,2005年國際黃金價格從450 美元左右起步,價格一直上漲到2011年9月的1920美元,從而有了金銀幣市場的大牛市。 同樣,黃金的弱勢盤整也嚴重影響到金銀幣市場的行情,自2011年9月以來,金銀幣市場老品價格持續下跌,新發行產品也有不少跌破了零售指導價。相對2011年之前的牛市行情,目前市場人氣渙散,收藏投資者信心嚴重不足。 初涉金銀幣市場的投資者在剛剛進入時,多以黃金白銀本身的價值評估金銀幣價格的高低,判斷是否入場。幾經牛熊轉換考驗、教育的金銀幣收藏投資者,也越來越認識到黃金行情是金銀幣市場的“天”,在金銀幣的其他價值尚未完全挖掘,尚未被廣大收藏投資者所普遍認可之前,黃金行情依然是金銀幣市場行情的最重要決定性因素。當前要在金銀幣方面獲得穩定收益,就要學會看“天”吃飯,把握行情周期,順應市場規律謀定而后動。 股市行情: 滯后間接影響因素 要進一步理解金銀幣市場的走勢,還要了解金銀幣的購買群體。金銀幣依用途不同,其購買群體大致分為三類:一是禮品消費群體,二是投資群體,三是收藏群體。 禮品消費在金銀幣消費中占有比較大的比重,購買禮品的消費者以新發行產品為重點,特別是對時下社會重大熱點題材、生肖類題材等比較感興趣。也正因此,金銀幣市場會受年度中秋、春節兩大中國傳統節日的影響,在節日前通常會上演一波禮品行情,而“五一”至“十一”期間,因無重大節日,市場量價成交萎靡,出現所謂的“歇夏期”,整個行情走勢正如文章開頭所描述的那樣。 據了解,金銀幣純收藏群體(指那些只買不賣,考慮為后代保留的人員)目前還比較少,其購買行為、購買時機、所購產品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對整個金銀幣市場行情基本不產生影響。 再看金銀幣投資群體,這里面包括馬甸、盧工等二級市場經營者,因為他們在經營過程中也經常參與投資,也包括社會上的有其他職業兼職投資的散戶。這些參與金銀幣投資的人員一般都是“時尚”的有經濟頭腦的成功人士,這部分人員一般都有在其他投資領域成功的經歷,有承擔風險的能力。絕大部分人同時在股票市場上有比較大的投資,為均衡個人資產投資結構,他們會選擇低風險的金銀幣產品,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