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愛好者愛上金銀幣 |
發布日期:11-07-27 09:08:4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半島都市報 作者:肖良華 |
這個"小老虎"是國內首次發行的彩色金銀幣。 金價瘋漲,金銀幣也跟著飛漲。這幾年,島城還真有人靠收藏金銀幣賺了錢。自1997年第一次見到金銀幣起,工薪族陳黎明就被它們絢麗的外表和豐富的內涵吸引住了。此后14年間,陳黎明瘋狂地追逐著每一枚他感興趣的金銀幣,晚上吃完飯就將這些寶貝拿出來把玩,完全沉醉于其中蘊含的文化。由于收入并不是很高,因此,他走的是一條邊藏邊賣的路子:每次買進一批金銀幣,留下幾件永久收藏,其他的則會根據行情賣掉,用換來的錢買新的金銀幣。金銀幣品種越來越多,目前,陳黎明收藏了500多個金銀幣品種,總共有上千枚金銀幣。 集郵愛好者愛上金銀幣 受國際金價再創新高及國際銀價強勁反彈的因素影響,近期的金銀幣市場逐漸回暖,比如2011年版熊貓1盎司銀幣的價格不到一個月內從270元漲到了300元上方,京劇臉譜第2組的次新品的價格,也出現了5%~ 8%不等的漲幅。青島的金銀幣收藏者,在金價上漲的行情中收獲不小。 陳黎明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本來是一位集郵愛好者,1997年春天,他去集郵圈里一位朋友家做客,這位朋友家里兩套中國金銀幣吸引了他的目光。“那是一套1992年發行"中國古代科技發明發現"系列金銀紀念幣和1993年"毛澤東誕辰100周年"5盎司紀念金幣,市面上并不多見,做工精美,一枚枚金銀幣如同一個個精靈,瞬間就掏空了我的靈魂。” 本來就有收藏底子的陳黎明對金銀幣“一見鐘情 ”,向朋友要了一套《中華人民共和國貨幣》彩色圖錄,仔細研究幾天后,他定下目標,要集到盡可能多的已發行和新發行的金銀幣。“我收入并不高,金銀幣比較貴重,資金來源是個大問題。”陳黎明說,為了籌錢,他開始清理自己以前的收藏品 ,如郵票、國畫、瓷器等,“這些東西以前都是我的寶貝,賣出時非常不舍,但為了圓收藏金銀幣的夢想,還是忍痛賣掉了一大半。” 初試牛刀倆月賺了一倍 金銀幣不僅耐看,還能創造出巨大的經濟價值。1997年,陳黎明初試牛刀,首次出手購買了20枚生肖牛和熊貓銀幣,當時一枚金銀幣只花費了200多元,沒想到兩個月后這些金銀幣漲到了四五百元,整整翻了一番。“試水成功,那個興奮勁沒法說,我留下了幾套,其余的全部賣了,換回的錢用來買新的金銀幣。” 后來,陳黎明不斷建倉減倉,多數情況下獲利頗豐。比如他在2008年買的熊貓公斤幣,就是那種以銀幣為基,嵌上一塊金幣的“大塊頭”金銀幣,買的時候一塊4000元,現在變成了6萬元。奧運會紀念金幣加玉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