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官窯”:中國金銀幣(黃瑞勇) |
發布日期:10-08-06 09:24:1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投資有道 作者:黃瑞勇 |
告,在1960年到1984年間,各類投資品(包括房產、股票、字畫、石油、黃金等),石油的投資收益率位列第一,而金銀幣排名第二。在此后每年的各種投資報告中,金銀幣投資收益都是排在前三位。 目前國內金銀幣市場并未十分規范,屬于剛剛起步。打個比喻,現在金銀幣市場就好像當年在地攤上買股票認購證時的情況,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歷史性機遇。 從2005年至今,新中國金銀幣的價格已有一定的漲幅,龍頭品種的價格已經達到7位數。不久前,上海創造了一項拍賣紀錄,一枚1991年的5千克熊貓金幣第一號,成交價格達到632.5萬元。 不過,金銀幣市場還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和其他投資品相比,更是價值洼地。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現象是:在收藏領域,同類收藏品中個人收藏能達到博物館級別的很少。比如書畫,現在博物館收藏級別的作品價格之高,已經不是一般收藏、投資人所能參與的了。而在金銀幣領域,個人收藏能夠達到甚至超越博物館級別,而且價格仍然是普通收藏者可以承受的。 金銀幣收藏投資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贗品極少,收藏者入門相對容易,操作性很強。在收藏領域有句名言:不怕買貴,就怕買假。但金銀幣是一種特殊的人民幣,其造假性質是很惡劣的,最高可以判處死刑,因此假幣不多。而且,金銀幣發行數量明確,這對收藏投資者來說也是一大便利。 (作者為著名錢幣集藏、投資理論家,上海市錢幣學會理事,國家高級黃金投資分析師,上海東方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錢幣部主管。本文由本刊記者鄧若楠根據作者在《投資有道》藝術沙龍上的演講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