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遭遇讓人動容
我省西南邊陲的崇山峻嶺中,有一座漂亮的小縣城——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縣里有所幸福小學,七百多個孩子中,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或是留守兒童、或是單親孩子……學校老師把他們稱做“小草”,近日,該校老師講述了幾個小草的故事。
三(2)班的駱敬雯,來自縣城最西端的灣潭鎮茅莊村,距離學校一百多公里。她家中一共六口人:喪失了勞動能力的爺爺奶奶,近乎文盲且體弱多病的爸爸媽媽,大她九歲、正在上高中的哥哥,照常理小敬雯應該是家人的掌上明珠。可是,由于特殊的家境,小小年紀的她早已學會了打掃屋子,清洗小件衣物,下地幫忙收玉米、拾土豆……去年7月19日,灣潭鎮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洪災,爸媽外出打工不在家,哥哥利用假期勤工儉學也不在家,家中只有小敬雯和癱瘓在床的奶奶、行動不便的爺爺。外面下暴雨,敬雯家里“下大雨”,家里僅有的三間屋子到處漏雨,沒有一處干燥的地方。敬雯找來大大小小的塑料薄膜蓋在奶奶的床上,又找來一把舊雨傘撐在奶奶的頭頂上,一撐就是一整晚,直到累得趴在奶奶床頭睡著……
王典鑫是四(2)班的學生,今年剛滿10歲,兩歲那年,癌癥奪走了媽媽的生命,留下老實巴交的爸爸、哥哥和小典鑫。為了將兩個兒子養大成人,典鑫的爸爸不能像其他人一樣外出打工,只能靠種地和在周邊打零工度日,生活極其艱難。天冷了,孩子連件像樣的冬衣都沒有,連雙完好的棉鞋都沒有。
“錢癡”捐藏品義拍相助
孩子們的故事讓陳進建深受感動。
陳進建是省收藏家協會副主席,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收集古錢幣,是武漢最早的一批錢幣收藏家。那時武漢還沒有錢幣市場,他就四處尋找,經常到廢品收購站找“寶”。一次到隨縣時聽說殷店有個廢品收購站,由于沒趕上班車,就走了7個小時趕到殷店收購站,從雜銅中找到一枚大樣寬邊雍正通字寶浙局銅錢。隨著錢幣市場的興起、收藏市場的逐步形成,他每個星期天都去市場購買需要的錢幣。30多年如一日,陳進建被稱為“錢癡”。
他癡迷的程度可從一件小事看出,當時他看到一位藏家手里有枚太平通寶,當時只是認為好,便想用隨身帶的錢幣與對方交換,從上午10點鐘談到下午3點多,對方才同意用陳手上戴的一枚金戒指換他這枚錢,陳進建二話不說,就把這枚結婚戒指取下。后來經查詢資料得知,這枚錢幣背面為滿文,系寶武(所謂寶武即湖北錢局為寶武局)開爐紀念大錢,改變了湖北寶武局沒有鑄開爐錢的歷史,極其罕見。
陳進建1993年與其他錢幣愛好者組建并成立了“武漢錢幣專業委員會”,并創辦和主編了《武漢錢幣》會刊。他是國家注冊的高級鑒定估價師,先后任中國長城幣及硬幣學會名譽會長,首屆全國錢幣收藏博覽會主席團成員,湖北省錢幣學會理事,及湖北省、武漢收藏家協會任副主席、會長等職務。收藏在全國展覽中多次獲獎。其中“戰國楚金幣”藏品2011年在中國歷代珍稀錢幣賽寶大會上獲獎,在武漢主辦全國紙品聯盟的展覽中“我的漢口金融一瞥”獲得優秀獎。多家媒體報道過他的收藏故事。
陳進建還是一位極富愛心的收藏家。2015年,他捐贈將近百件藏品義拍,將拍得的錢為湖北安陸孛畈鎮三里中心小校學生購五千多冊圖書和一套音響,結束了這個學校操場上學生開會沒有廣播的歷史。
為了山區里的孩子,陳進建決定捐出珍藏的錢幣、書畫120件,拍得善款全部資助這些孩子們。
本周末慈善拍賣邀愛心人士參與
4月16日上午9時30分,省、市收藏家協會、武漢晚報、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陳進建舉行“收藏春天的希望——給山村留守兒童送‘錢’”大型公益慈善拍賣會。
本次拍賣活動由湖北古玩拍拍網協辦,徐東古玩城承辦,具體拍賣地點在徐東古玩城三樓拍賣廳。
大山里的孩子們誠摯邀請愛心人士參加拍賣會,對捐贈、拍賣的愛心人士,將由主辦單位頒發“榮譽證書”。達到一定金額者(暫定一萬元)受邀前往五峰參加現場捐贈活動。
聯系電話:13707178950,82438380(武漢晚報扶助行動);85499902(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賬號:武漢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漢口銀行長報路支行 賬號048010120111000137 行號890488。
文/記者劉豐 通訊員易建新 圖/記者金振強
來源: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