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數字化博物館:
數字化博物館是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文物博物館工作中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而產生的一個新的概念,目前尚沒有明確的定義。有“數字化博物館”、“博物館的數字化”、“數字博物館”、“博物館信息化”等不同的提法。
雖然學術界對“數字化博物館”以及“博物館數字化”的概念與內涵還存在著意見分歧,在理論研究領域還沒有取得共識,但是有一點已經基本達成共識,那就是二者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比較傾向的定義是:“數字化博物館就是利用數字技術手段對博物館藏品的相關資料信息進行全方位采集、存儲,并通過虛擬博物館、網絡傳播、視頻播放、信息查詢等多種方式為公眾提供服務,使觀眾可以足不出戶就能夠瀏覽內容豐富的數字化館藏藏品,品味不同專題的展品、圖書、文獻、影像等的多媒體資料。”
數字化博物館建設至少包含有兩層含義:即博物館數字化和數字化博物館。所謂博物館數字化,主要是指文博單位將現代信息技術引人到博物館的收藏、保管和研究、展示等工作中去。信息技術引入博物館,不僅有力地推動了博物館的工作,同時,博物館既有的工作模式也因之而有所改變、有所發展;而數字化的博物館,即通常所說的“虛擬博物館”等,是指以文物所負載和蘊含的歷史、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的信息為收藏、展示的主體,借助網絡或其他信息傳播途徑對受眾進行傳播、發布和推廣、宣傳的一個不具實體意義的博物館。數字化博物館概念的這兩層含義,又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為博物館的基本職能――公眾教育服務的。
用一句形象的話來講就是:博物館是連接過去和未來的橋梁,博物館數字化則是橋梁上的高速路。
羅格參觀聯想數字奧運體驗館
二、 數字化博物館在國內的建設情況簡介
中國的博物館出現在20世紀初,1905年建立于中國江蘇的南通自然博物苑,被認為是中國的第一座博物館。經過一百年的發展,目前我國的博物館達到了三千座左右。如何充分發揮博物館的作用是我國乃至全球各博物館面臨的新課題。
博物館數字化破解了這一課題,成為是全球博物館的最終發展趨勢。我國數字化博物館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僅有20年的發展史。他經歷了博物館上網、博物館數字化、數字化博物館三個階段。在這個過程中,以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首都博物館等館(院)為代表的博物館成為我國博物館數字化的先行者,并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經過20年發展我國數字化博物館的發展已經進入成熟階段,其數字化水準已經達到或接近了發達國家的水平。
為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會,北京奧組委建立的“數字奧運博物館”,是全球第一個在互聯網上全面介紹奧運的歷史、沿革和發展的博物館,它全面收集北京2008奧運會、古代奧運會、現代奧運會以及中國古代體育文化相關資料,展現奧運歷史文物,重溫奧運英雄的業績,弘揚奧運精神。
“數字奧運博物館”代表著是我國是我國數字化博物館建設的新水平新成就,在國際上廣受贊譽……
三、 數字博物館的優勢簡介
為什么數字化博物館會成全球博物館的最終發展趨勢哪?那是基于他在藏品管理及開展公眾教育方面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優勢:
(一)、在管理方面的優勢:
1、方便管理者進行藏品管理,管理者不必親自查看藏品實體,便能準確地查詢了解藏品的相關信息,并依據管理者自身的知識對藏品進行分類、編號……從而達到對藏品全面管理;
2、方便專題展覽設計,將各類藏品數字化后形成藏品綜合數據庫,能夠很快地對藏品分類、檢索,可以在計算機上進行展覽設計,為工作人員提供便利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3、減少藏品污染與損壞;工作人員可以不直接接觸藏品就能進行各項管理工作,達到減少對藏品污染與損害的目的;
4、便于藏品研究、收藏與監測等;
……
(二)、在公眾教育方面的優勢:
1、數字化博物館的非實體展示環境,可以通過各種信息載體和傳播模式,帶給觀眾可及的終身學習體驗;
2、數字化博物館的引導性展示教育活動,可以充分滿足觀眾以自我導向為基礎的探索性的學習要求;
3、數字化博物館豐富的展示教育形式,可以充分展示不同類理和不同層次的學習活動,“寓教于樂”,使每一類人群都能在樂趣中學習,從學習中得到樂趣;
4、數字化博物館所具有的深層次教育信息資源,為觀眾在終身教育中進一步探尋相關專門化信息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5、數字化博物館開展終身教育活動,可以借助于信息技術的優勢,設計和組織出多種類型的教育方式的內容,以滿足不同階段終身學習的不同要求;
6、數字化博物館所開展的終身教育活動,還能提供給觀眾深層次的信息服務,以滿足觀眾進一步探尋專業化知識的求知要求。如虛擬專家論壇、網絡博物館之友、在線社區BBS等等形式,以滿足觀眾的社會互動交流需求;
……
數字博物館的優勢遠不止上述所列。隨著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將會為發揮博物館的基本職能起到有力地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