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淮海實業銀行匯兌券(葉真銘) |
發布日期:10-05-01 08:56:2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葉真銘 |
實業銀行于1920年1月正式開業。淮海實業銀行主要經營業務有存放款、貼現、匯兌、代理公債、代保管、金銀買賣和經理大生公司股款、股息等,并取得貨幣發行權。淮海實業銀行開業之初,就印制了“淮海實業銀行匯兌券”100萬元,分1元、5元、10元三種面額。因當時未能確定發行時間,匯兌券上未印年份。淮海實業銀行三種匯兌券,正面上方橫書"淮海實業銀行匯兌券"9字,中間主景圖案為張謇之子、淮海實業銀行總經理張孝若半身像,左側標明面值,右側有 "憑票匯付國幣某圓,淮海實業銀行照付"等字樣。1元、10元券背面主景圖案為南通狼山風景區,5元券背面則為淮海實業銀行總部大樓的正面視圖。
淮海實業銀行誕生于南通地方實業發展的全盛時期,旨在"為謀南通實業界金融活動之方便",因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得到全面的發展。該行先后在海門、揚州、南京、漢口、上海、鎮江、蘇州、鹽城、阜寧、東臺等地設立了分支機構,成為當時華東地區頗具規模的一家地方銀行。由于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以及自身經營的失敗,又遇上嚴重的自然災害,淮海實業銀行經歷曇花一現的輝煌后便隨著地方實業的衰落而陷入困境。張謇及其子張孝若為保護民眾利益,決定將已印制好的鈔票封存不發行。到1925年淮海實業銀行歇業清理,所印制的匯兌券被封存起來,最終未能發行流通。南通解放后,淮海實業銀行總部大樓被郵電局作為辦公大樓使用。郵電局職工在清掃樓舍時,才發現了封存于底層金庫的一箱箱未發行的全新匯兌券。在運出銷毀過程中,被好奇的兒童和行人撿走一些,因而有極少量散落民間,成為錢幣收藏界十分難得的珍品,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和史料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