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擴容”還是大“發展”? |
發布日期:09-12-01 08:45:3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金秋商貿(北京)有限公司 作者:史建革 |
現代金銀幣被認為是最有“錢途”的收藏品種,其天然的貴族氣質和限量發行的要素,對幣市的大發展頗具影響力。作為地方經銷商,我們認為2010年貴金屬紀念幣發行項目透露出一個積極的訊號:發行量的適度擴大對市場結構進一步提升和幣市市場化進一步完善有裨益。 2010年貴金屬紀念幣項目立項繼續堅持“總量控制、涵養市場、確保精品”的原則,立項發行的10個項目以重大紀念性題材和中華傳統文化題材為主,包括3個固定項目,3個重大題材項目和4個傳統文化項目,部分品種的發行量有所增加,但全部集中于市場銷售相當強勁,具有強大群眾基礎的品種上。然小“擴容”還是大“發展”,在集藏市場上還是引起了一定的爭論。 與其他收藏品種不同,現代金銀幣存在競爭對手。零售實物黃金,包括其他黃金零售企業著力推出的貴金屬制品都對希望進入黃金市場的投資者有著一定吸引力。因此每一年的發行項目設計不光要考慮市場規劃,還需要考慮到競爭優勢。沒有規模優勢,就談不上競爭優勢。經過這幾年的長足發展,現代金銀幣的項目結構得到了進一步夯實和豐富,極大地促進了市場交易的發展,項目選題的創新以及發行量的適度擴大,為幣市發展不斷注入新鮮血液。2010年發行項目的設置,短期將有利于市場信心和需求的增加,長期則有利于市場穩定的配置需求,有效預防收藏和投資者群體過于單一而帶來的沖擊。 縱向來比較,2009年的發行計劃中金幣24個品種,銀幣19個品種;2010年的計劃中金幣25個品種,銀幣22個品種,增量的品種主要集中在銀幣板塊,而銀幣正是擴大群眾基礎和提升市場影響力的主力品種;增量的項目也集中在時效性較強的世博和更受大眾青睞的古典名著題材;而且由于加入了深圳特區成立30周年等地方選題項目,使得一些可能原本并不關注現代金銀幣的收藏者開始關注它,對貴金屬紀念幣基礎知識的普及和收藏意識的增強將會起到一定作用。 我們需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市場。每年的發行計劃不是管理部門拍腦袋設計出來的,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市場“合力”設計出來的,換句話說,這是一次自下而上的推動,是由于市場需要而引發的供給適度增大。因為隨著奧運效應的發酵和現代紀念幣禮品需求的旺盛,市場對具有民族特色、藝術內涵,符合市場審美需要的紀念幣需求有較大的增長,甚至出現了紀念幣供不應求就往貴金屬衍生品發展的趨勢,因此適應市場需求開發產品是必然的,更是必要的。這種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