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在線開起錢幣“動物園” 熊貓家族最珍貴 |
發布日期:10-04-01 08:42:5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嘉德在線 作者: |
間的激烈沖突,甚至傷及性命。 2007年,蒙古的紀念幣選擇了狼獾正面像,高浮雕處理藝術精致,雙眼鑲嵌的施華洛世奇水晶,閃著活潑靈動的光彩,也透出友善親切的神情。該幣全球發行量2500枚,上市后很快售罄,在藏家中沉淀較好,屬于珍稀幣之一。 可人:袋鼠三枚 袋鼠之于澳大利亞,就像熊貓之于中國。袋鼠和袋鼠幣,成為澳大利亞藝術品收藏界經久不衰的議題。澳大利亞皇家造幣廠從1993年開始發行1盎司袋鼠銀幣,大致一年一枚,是該廠最主要的年度發行項目之一,以獨特的設計、較少的發行量和豐富多變的袋鼠形象受到了全球收藏者的歡迎。尤其是自1998年以后,皇家造幣廠推出了精制紀念幣,在設計上下功夫,將澳大利亞本土藝術與先進的鑄造工藝相結合,使袋鼠紀念幣更加得到人們的青睞。 本場選擇的三枚幣,1996年銀幣的背面描述了一對東部灰袋鼠母子,袋鼠媽媽恬靜幸福,小袋鼠正在吃奶,憨態可掬。1997年銀幣的背面則描繪了一只正在飲水的紅袋鼠,是澳大利亞的56個袋鼠種中體型最大的,它們被描述成在與艱難自然環境的抗爭中生存下來的戰士。這枚幣的設計頗具想象力,水面倒影的設計借助錢幣工藝得到了完美表達,栩栩如生,精美動人。 2008年的袋鼠與另兩枚有著明顯不同:一只卡通的、藝術化的袋鼠,正舉著橄欖球!原來,這是生于新西蘭的著名藝術家瑞格·蒙巴薩(Reg Mombassa)的杰作。這位享譽世界的藝術家在闡述自己的藝術靈感時,其中一項就是“本土動物們的行為”。動用澳大利亞優秀藝術家參與設計的袋鼠幣共有三枚,這是其中的第二枚。 袋鼠幣證明了一個當代幣發展的基本理念:錢幣,是國家形象的重要窗口,設計理念、技術水平、民俗性格,都在幣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 驚艷:幻彩羽翼 孔雀和天堂鳥,不僅以珍稀出名,更以羽毛瑰麗的“艷名”著稱。2009年帕勞發行的這對珍稀動物幣,采用近年全新的“變幻彩色”(Colour Medium Application,CMA)技術,將這兩種鳥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變幻彩色的意義在于,從不同角度看,色彩會發生奇異的變化。這一特殊工藝在錢幣上的第一次使用是2003年,成功地表現了一只變色龍。 大自然是最棒的設計師,它所創造的千萬物種,有著人類想象力無法企及的精彩絕倫。然而,追求美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