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流通硬幣的版別分類與大系研究(奉天收藏) |
發布日期:12-02-05 08:31:2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奉天收藏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2年1月下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編者按: 《錢幣》報編輯部 【關鍵詞】:平版、凸版、混合版硬分幣,大星版、小星版硬分幣,硬分幣“七大珍”、“八小珍”,“五大天王” 一、 概 論 流通硬幣版塊不象紙幣版塊那樣對于版別的研究已經很深入,并已經達成共識和經權威認證。一版、二版、三版、四版紙幣大全套(不含冠號及趣味收藏)共有多少版別、多少品種,只要是紙幣愛好者大多都很清楚。但是,中國流通硬幣第一套大全套、第二套大全套涵蓋多少種版別,你隨便問一下硬幣收藏愛好者,看他知道嗎?答案絕大多數是否定的。甚至很多人會問,流通硬幣還有版別之分嗎?流通硬幣不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嘛。 現在普遍的現象是把硬分幣年號大全當作版別大全套,這是非常淺顯和初步的。流通硬幣的收藏必須突破這個理論上的瓶頸才會有良好而持續的發展。 我們把第二套人民幣中1957年12月開始發行的1、2、5分硬幣統稱為第一套流通硬幣,截止目前為止,從1957年至2011年發行了最后一枚1分硬幣,第一套流通硬幣已經發行和流通了半個多世紀,是共和國歷史上流通時間最長的一套硬幣。關于硬分幣的版別,史上的專著和網間研究都很少,而且有很多錯誤和紕漏之處,更為甚者,很多愛好者把諸如粗細版、背逆幣、多肉等趣味幣也當做不同版別,甚為混亂。因原模的設計、雕刻等的區別導致壓印的硬幣具有圖文、重量、大小、厚薄等的根本區別,或者因材質的顯著不同而鑄造的硬幣,稱之為不同版別;而因工作模的公差、鑄造工藝、生產質量等因素導致壓印的硬幣出現的非根本的差異稱之為趣味幣;硬分幣版別以前有“露芒版”以及“平芒版”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