姹紫嫣紅滿香江――香港02版10元紙幣賞析(banknoteweng) |
發布日期:10-10-18 08:30:5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banknoteweng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0年10月下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發行國/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 2002年7月1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式發行了新版的10元面額港幣。這枚10元港幣因其顛覆性的外觀設計而在香港當地產生了不小的震動,褒揚者贊其涉及時尚前衛,外觀精美,貶抑者斥其圖案花哨,不知所云。不過在筆者看來,02版10元港幣確實應該稱得上是低值鈔中的精品之一! 先說說票面設計,目前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是這枚鈔票出自荷蘭設計師雅普•德魯普斯汀(Jaap Drupsteen)之手。雅普•德魯普斯汀是荷蘭齒輪版的設計師,他天馬行空般的抽象設計成就了被無數紙幣收藏者奉為經典的荷蘭齒輪版紙幣。再來看這02版10元港幣,無論是簡潔流暢的線條,還是典雅高貴的色彩,都時時透露出與齒輪版異曲同工的韻味來。 再說說02版10元港幣的發行背景。香港自匯豐銀行1992年發行了最后一版10元面值的紙幣后,多年來一直沒有新的10元紙幣面市,而改為使用10元硬幣代替,但數年中10元硬幣的偽造問題日漸突出,如2001年,查出的假硬幣達46萬枚,而同期假紙幣僅查出200多枚。為了應對這一情況,香港政府委托香港金融管理局,于2002年7月發行新版10元紙幣,并于9月10日正式面市。10元紙幣一經推出,立刻引來了軒然大波,看慣了匯豐、渣打、中行三大傳統銀行發行的港幣的香港民眾對這張設計獨特的紙幣頗不感冒,笑稱其為“公仔紙”(一種舊時供兒童玩樂用的紙牌,紙牌上面通常印有各式各樣色彩豐富的圖案),最初甚至遭到了部分小商鋪的抵制使用。香港民眾還為這張紙幣取了個“花名”,叫做“花蟹”。 關于“花蟹”稱謂的來歷,新近出版的馬繼剛先生的專著《中外貨幣防偽特征的研究》中稱“因為其正面中央的三角形幾何圖案有點像一只仰臥的螃蟹,加之又是多色印刷,所以俗稱‘花蟹’”,這固然是一種說法,但我認為,稱其為“花蟹”,更多的原因是香港民眾對于港幣歷來愛起外號的傳統使然,如早期的“大棉胎”、“大牛”的稱謂。1970年后,港幣的顏色開始規律化,不管是哪家發鈔行,基本遵循10元用綠色、20元用藍色、50元用紫色、100元用紅色、500元用棕色、1000元用金黃色的慣例。于是,坊間便根據紙幣圖案色彩的變化發明了“青蟹”、“紫蟹”、“紅衫魚”、“金牛”等作為不同面值紙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