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視覺美學的角度鑒賞辛亥革命百年紀念金銀條的浮雕藝術魅力(楊聽松) |
發布日期:11-07-31 08:27:1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楊聽松 |
抗力量,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明天,這股戰斗的洪流似將從金銀條上沖出來,給我們以巨大的感染力。
記得以前曾經讀到過一篇關于革命與抗爭的長詩,里面有一句讓我印象特別深刻,“戰斗中,敵人的武器瘋狂地打在他的身上,但只像小蟲咬了一口,或被女人用手輕輕地抓了一下,毫無痛楚。”金銀紀念條上描繪的雖然只是大戰即將開啟前的那一刻,但通過這樣復雜的構圖,充滿激情的雕刻語言,更具有魅力和震撼力,就像一幅凝固的戰爭史詩巨篇,僅僅拉開了一角,但卻編織成巨大的火焰般的意境。 辛亥百年,共緬先賢,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更是最終使清朝統治轟然倒臺的一根引線。革命黨人前仆后繼的斗爭,開啟了中華民族的新生。這套在浮雕名作基礎上創造的紀念金銀條,把浮雕原作中博大的詩意空間、激越的詩情奔涌濃縮起來,用貴金屬留駐了一群用熱血作墨用汗水當汁的革命先烈譜寫的辛亥革命最動人的篇章。那些人,不應該被我們遺忘,那些事,不應該隱沒在歷史深處,今天的國人都還記得他們和它們嗎?也許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去親自欣賞“武昌起義”浮雕,這套金銀條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更直觀地讀到那段歷史,也許它,會為讀者,也會為我們勾連起百年前的武昌城和百年后的新生活,如此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金銀條的教育價值、鑒賞價值、收藏價值也就不言自明了。 辛亥百年,偉人未了之遺愿,未竟之事業,是歷史賜予我們的機遇,更是賦予我們的責任。只要全體中華兒女堅持理想、團結奮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景將更加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