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委托東北局代印第一套大面額人民幣史略 (上) |
發布日期:12-05-16 08:26:3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 作者: |
1947年春,中國歷史處于巨大變動時期,解放戰爭取得重大勝利,并進入戰略反攻。5月,毛澤東為新華社撰寫社論《蔣介石政府已處于全民包圍之中》,號召人民為中國革命在全國取得勝利迅速地準備一切必要的條件。這里邊包括思想的準備、政治的準備、軍事的準備、文化的準備,其中也包括財政經濟方面的準備,即:要求財政經濟工作必須為支援大反攻做好充分的物資準備工作。
1947年10月下旬,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在離西柏坡一里地的夾峪村一家農民小院里正式成立。南漢宸擔任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主任。籌備處的中心工作就是:為建立全解放區統一的銀行和發行統一的貨幣作準備。 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成立以后,便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工作,包括解放區經濟工作的總結研究、解放區經濟工作政策、發行基金的籌集以及人民幣票版的設計與印刷。其實早在當年秋天,中央批準《華北財辦組織章程》之后,第一套人民幣的設計、印制工作便已經開始進入醞釀之中,之后,隨著籌備工作的順利進展,人民幣設計工作便也馬不停蹄地進行起來。 當時,全國主要有四大解放區:東北解放區、華北解放區、西北解放區和華東解放區。四大解放區都有自己的印鈔企業,都發行了自己的貨幣,各解放區內的印鈔企業都承擔著完成本解放區貨幣的印制生產任務。 四大解放區中,應該說,東北解放區解放最早,實力最雄厚,印鈔技術條件也最強,具備了凹印的生產能力,而其他各解放區基本上屬于膠印生產,大多數還停留在石印生產的階段。隨著解放戰爭的不斷發展,新解放的區域逐漸增多,鈔票需求量也逐漸加大,這些壓力和矛盾都集中在了各個解放區現有的印鈔企業當中,而其設備、技術等方面的能力又相對落后,這樣從質量上、數量上就很難滿足人民幣生產的需要。因此,從當時實際情況來看,中央并沒有把華北、華東、西北解放區的印鈔企業作為生產印制人民幣的主力企業,而是將目光放在了當時技術條件相對較好的東北解放區的印鈔企業,希望從那里解決這個問題,保證人民幣的質量要求和數量供應。 而當時的戰爭形勢也要求我們把設計的重心集中在東北,一方面,當時中央為保證劉鄧大軍南線在中原出征的需要,加緊組織中洲農民銀行票的印制,力求盡早成立中洲農民銀行,發行貨幣,支援戰爭。另一方面,華北印鈔廠也在根據指示集中力量趕印中洲農民銀行票,再加上華北本省也存在著發行鈔票的需要,在印制能力上,也很難再抽出更多力量承印人民幣任務。 同時,經過前期考察,中央也認為,目前,只有東北的印鈔能力和印鈔技術能夠適應人民幣的生產需要,因此,董必武在考慮籌備人民銀行的過程中,提出了請東北局協助代印大面額人民幣的主張。征得中央同意以后,董必武迅速指示中共中央財政經濟部打電報給中共中央東北局,請其協助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代為印制一批人民幣。并明確:(1)銀行名稱為中國人民銀行。(2)規定了票面額、規格、數量等。票面大小:長135MM,寬70MM;票面額為500元和1000元兩種,500元印6000令,1000元印4000令;總計印制一萬令紙的人民幣。同時提出:票版請代制花紋和顏色,盡可能繁雜些。 中共中央東北局領導接到電報以后,表示將全力支持。他們認為:黨中央把新中國第一套人民幣最大面額的鈔票設計印制任務交給東北局完成,這是黨中央對東北局印制職工的高度信任,是東北局印制職工的光榮和驕傲,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他們表示一定要高質量地完成此項工作。中共中央東北局領導經過認真分析,反復思考,決定將這項重要任務交給設在北滿佳木斯的東北銀行辦理,具體由東北銀行佳木斯工業處印刷廠承印。任務下達以后,東北銀行佳木斯工業處印刷廠上上下下立即行動起來,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新版人民幣的設計印制工作之中,同時,準備好機器設備和油墨、紙張等。 當時,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計劃:東北條件好,“小面額票幣繼續在華北印刷”,而“大面額票幣,即500元和1000元兩種”交給東北印刷。 為了落實東北代印鈔票一事,1948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托赴東北交流華北財政經濟工作經驗的中央財政經濟部呂克白同志代為了解印制情況,并商定穩妥運到華北的路線。經商議確定,印好的鈔票,由東北局派專人負責送到膠東,在由膠東送到華北。為了防止意外,還商定,印刷完成后的鈔票上不加印圖章和號碼。 1948年4月20日開始,由東北銀行工業處佳木斯印刷廠生產,采用膠印機印刷,1950年3月結束生產,屬人民幣中最早投產的品種,在票幅尺寸和字體設計等方面和統一以后的均有不同。 1948年6月6日,在《中央財政經濟部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目前工作綱要》第三部分中曾這樣記述:“三、計劃與進行印制新票幣。1、新票幣數量與面額的印制計劃。2、完成券運輸與保管。3、印制力的調查與票紙的籌備問題。4、統一印刷的準備工作。現在,正在東北印制一萬令紙的新票幣,預計七月底可以完成總額為2240億,面額為500元、1000元兩種。準備在華北繼續印制小額新票幣(晉察冀邊區印刷局只印100元券,20令紙),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有相當數量終能發行。” 以上記述說明,中央在印制新版人民幣上,是把主要精力和希望寄托在了技術力量雄厚、技術水平先進的東北印鈔企業上了,這也是從保證新版人民幣的質量上進行考慮的,是完全正確的。 按照中外一般都將開國領袖像印在中央銀行票子上的慣例,華北財辦在考慮票面主景內容時,也計劃在人民銀行新幣票面上印上毛主席像。除了請晉察冀邊區印刷局設計帶有毛主席像的票版外,還在12月20日致東北局托其代購鈔紙一萬令并蒙其代為印制的電報中特別強調:票面上印毛主席像。至于在票面上印毛主席那張畫像、是否要求和晉察冀印刷局設計的毛主席畫像保持一致,目前不得而知,也沒有這方面的檔案記載。 可是,當毛主席在了解到華北財辦計劃在人民幣上印他的像時,明確表示了他的態度:堅決不同意這樣做。他令中央立即回電給董必武。他說:票子是政府發行的,不是黨發行的,現在,我是黨的主席,而不是政府的主席,因此,票子上不能印我的像,將來再說吧。 董必武接到回電以后,迅速把南漢宸找來商議。董必武對南漢宸說:我們在票版上印上毛主席像,中央來電了,毛主席不同意印他的像,你先看看電報,咱們再商議。南漢宸看完電報,說:中央的指示,我們一定要堅決執行。但票子的圖案如何設計,我們還需要再研究。董必武肯定地說:是的,中央的指示我們是一定要堅決執行的,票版圖案設計如何辦呢?毛主席像不能用,我在想,是否改用解放區工業生產、農業生產的圖景呢?南漢宸想了一下說:我看可以,目前也只能如此了。董必武說:好吧,票版設計圖案咱們就這樣定下來了。談話結束以后,董必武把原印有毛主席像的票版草樣(示意版樣)和他應南漢宸之請寫的“中國人民銀行”題字一并交給了南漢宸。 就這樣,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東北局也迅速對新版人民幣重新調整了設計思路,設計出了一套反映邊區農業生產內容的主景圖案為“雙馬拉犁”的面值1000元的鈔票。 1948年年中,中央發電報指示東北局,500元券停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