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一品 古意天然――賞“兔”年金銀鋌(俞喜平) |
發布日期:10-11-17 08:24:1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俞喜平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0年11月上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兔年金銀鋌,是一套具有探索精神的貴金屬藝術收藏品,堅持以傳統貨幣文化為創作母體,注重形、藝、意的結合,既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同時又滲透韻致悠然的美學品位。 賞兔年金銀鋌,覺有三意。 一有古意。“鋌”是古代貨幣中最具有代表的一種形制,起源于唐朝,流傳愈千載,兔年金銀鋌是中華貨幣文化傳統血緣相通的載體。古意是我們對傳統的一種回望、一種操守,端看著手中弧首束腰的兔年金銀鋌,營造于心底而生發出的一種古典情懷,一種足以融入唐詩宋詞元曲清賦……博大精深的精神境界。我們收藏它,欣賞它,就有了文化淵源的承載,便有了一種東方傳統精神的靈魂。 二有新意。筆者有幸曾與金銀鋌的設計者有過一番懇談,歷史上,金銀“鋌”就是元寶,圖案平淡,美感不足,與現代人的審美取向略有差異。所以設計者就想到,除了“鋌”最基礎的銘文之外,還要把鋌面的“兔年”生肖圖案部分做出浮雕效果,歡騰跳躍的靈兔,借助金屬折光的原理,表現出特殊質感,再配合上洋溢著富貴喜慶氣氛的吉祥紋飾,表達出了“卯兔呈祥攜鴻運、金鋌歡騰躍九州”的美好祝愿。我們現在看到的兔年金銀鋌,除了外形是弧首束腰之外,鋌面上同樣呈現出波浪形狀,在傳統基礎之上又取得了一次重大突破。兔年金銀鋌的新意就是在常與變的互動中,形成了我們面前這套既有傳統元素,又富有新鮮視覺意象的金銀鋌。 三有誠意。中國古代貨幣的一大特點就是銘文書寫,不同時代的鑄幣銘文,有不同的書寫風格。在我國現代考古中,不少鐫刻有銘文的金銀鋌成為許多重大考古發現的關鍵依據。“兔”年金銀鋌正面鐫刻有“銘文”,銘文標注官方發行機構和制作年份“中國金幣、公元二〇一一年制”,以及純金銀含量和發行量等要素,突出體現了鋌的紀事、紀年、紀重、紀量等特征,堪稱“現代文物”。除了在設計上考慮到“復古”的每一個細節,“兔”年金銀鋌的鑄造對于工藝要求也非常大,無法用常規的思路去進行工藝處理,經過無數次地調試模具、壓制,方才呈現出我們現在看到的視覺效果:鑄造精致、形態奇美、古意天然。而且,金銀鋌的工藝比貴金屬紀念幣更加復雜,工藝處理的環節更加繁復,所以設計鑄造 |